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跨越千里支援帮扶,她有了新名字“依萨”

转自:上海杨浦 2022-07-07 22:46:03

从上海到四川凉山州布拖县,跨越2280公里;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7月……杨浦区控江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吴琼,作为对口支援凉山州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的首批区级技术支援专家,跑出了支援帮扶的“加速度”。

一位彝族老妈妈给她起了个彝族名字,叫“依萨”,意为“美好,祥和”。吴琼说,“我喜欢这名字,因为我希望我热爱的这片土地美好、祥和。”

远程会诊,精准施治

纤维支气管镜作为国内较先进的肺部疾病的检查方式,对绝大部分的肺部疾病都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意义。但凉山州布拖县条件有限、防护不足,随时可能职业暴露、导致交叉感染……尽管有过担心,也放心不下家人,但吴琼毅然决定报名前往。“在精准施治救死扶伤的战场,党员一定要挺身在前,发扬先锋模范作用。”

支援前,吴琼投入紧张的备战中,公卫学习、气管镜深造、查阅资料、与援建专家交流沟通,做好万全准备。临行前领导们叮嘱,“你们的后方是全上海的医疗资源,我们会全力支持大家的工作,做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当时,布拖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内收治的病患均感染艾滋病、肺结核等相关疾病,并且绝大多数是25岁左右的年轻患者。这类疾病合并症多,致残率很高。

病房里,一个年仅3岁的孩子被妈妈抱着坐在病床上,看见吴琼和医护人员来查房,幼小的身体就紧张地颤动。吴琼立即研究起孩子的病情。从胸部CT来看,孩子感染了粟粒性肺结核。面对这么幼小的孩子,如何能在有效地发挥药物作用的同时,还能保护好孩子的重要器官,是吴琼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吴琼在与科主任充分沟通了解病情后,立即邀请上海公卫科及儿科专家远程对患儿进行会诊。上海的专家们很快给出了专业的指导和治疗意见,吴琼和县医院也很快对患者精准施策。半个月后孩子好转出院,医生们为他制定了出院后的用药方案,并定期随访、监督用药。

除了立足专业发挥所长,吴琼在支援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很多罕见病例,涉及皮肤科、儿科、消化科、血液科、肾内科等等。吴琼和当地的同事们一起,研究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积极向上海专家请教。吴琼说,虽然环境艰苦,但是不断面对新情况、新需求,积极探索新经验、新做法,也是从医生涯中一段非常难得的人生历练。

创建气管镜室

吴琼此次援建承担协助布拖县人民医院筹建气管镜室及建立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人才梯队的重任。但气管镜室的筹建及运行,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于是,吴琼决定先推进气管镜操作人才梯队建设。

今年2月,吴琼与感染科医生苏瑞、黑么谢英正式签署‘传帮带’协议,对两位医生临床工作中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给予一对一的带教和指导,同时也通过视频及手把手教学的方式对科内医生进行理论教学及操作演练。

从操作医生到洗消护士的培训,吴琼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终于,气管镜室筹建完成,人才梯队也搭建完成。首例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由当地医生成功实施。从此,布拖县人民医院有了气管镜室。

悉心指导,做好科普

布拖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共有7名医生,其中3人尚未取得医生资格证。为此,在平时的日常查房中,吴琼针对每个疾病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拆解,积极通过线下线上开展指南解读,并与他们进行学术动态交流学习。此外,吴琼对临床上操作的培训,特别是经常用到的胸腔引流术和腹腔引流术进行规范的指导,从理论上到实际上提高科内医生的业务能力。

最终,在执业医师操作考试中,3名医生全部通过了考核。听到这个喜讯,吴琼无比喜悦。

针对患者和家属,吴琼也努力提升他们对疾病的科学认识,进一步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每天查房时,吴琼会不厌其烦地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积极参与绿色家园督导、前往戒毒所及乡镇开展义诊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医生“除人类之病痛”的铮铮誓言。

文字/图片:卫盛

编辑: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