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2025宝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嘉年华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小冬,上海大学党委书记吴坚勇,上海市经信委二级巡视员韩大东,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王强,区委常委、副区长肖刚,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闫维新,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库帕思董事长山栋明,众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姚淇元等来自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核心部件、应用场景企业以及高校嘉宾和200多位专业观众共同参加,为宝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凝聚政企研协同合力。

邓小冬指出,近年来,宝山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正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着力提升平台功能,激发产业增长“新动能”;着力加强资源整合,营造产业跃升“新生态”。如今,宝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欢迎更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落户宝山、深耕宝山,宝山也将为各类企业落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集聚更优质的创新要素,让宝山成为机器人产业的投资首选地、兴业新高地。韩大东指出,智能机器人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上海始终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在强化顶层设计、加大产品供给、落实应用推广、完善产业链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未来,上海将结合“十五五”规划做好前瞻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应用推广,不断驱动智能机器人产品高端化、适用化、经济化,推动智能机器人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宝山区高质量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发展目标与路径。
为精准服务中小企业创新需求,打通产业链资源壁垒,现场,上海中小企业集成制造赋能中心揭牌;一批优秀智能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项目签约;宝山具身智能数据采集中心启动,更好为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数据要素支撑及政策扶持。主旨演讲环节,三位行业专家带来关于智能机器人的前沿观点。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机器人》为题,阐释智能时代与机器人产业融合的核心逻辑。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围绕《从开源到标准化:人形机器人的下一个发展热点展望》,解析技术落地与行业规范的协同路径。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闫维新结合《通用人工智能赋能通用机器人》,分享AI技术提升机器人通用性的实践思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指引。
近年来,宝山集聚了近300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上下游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区四分之一。宝山机器人及高端装备被纳入全市首批“市区协同”千亿级产业集群,上海电气高端智能装备基地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加速落地。未来,宝山将持续汇聚创新动能,强化生态构建,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突破前行,为上海乃至全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宋凡强 朱一
编辑:王之仪(实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