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上海“现象级”舞剧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美琪大戏院迎来第800场纪念演出。由朱洁静、王佳俊领衔的“全A组”豪华阵容登台亮相,全体演员以“百场如一”的精彩演绎再度感动全场观众。
原班人马汇聚,是落点也是新起点
当晚的800场纪念演出,参与过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要A组角色演员悉数登台亮相。舞蹈、音乐和光影的交织叙事唯美又充满力量,再现了革命年代隐蔽战线英雄烈士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石库门、弄堂、旗袍裁缝店,呼之欲出的上海元素亦营造出细腻逼真的戏剧情境,带给观众沉浸式的真实体验。现场观众一次又一次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表达对这部经典作品的喜爱与敬意。
当晚的演出谢幕足足持续了15分钟,“风雅颂韵”四组主演卡司集体亮相,观众的掌声久久地萦绕着舞台。7年来,上海歌舞团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多轮的驻、巡演过程中始终坚持“实战练兵”,积极培养青年演员梯队,舞台上的新老传承让这部“现象级”舞剧作品得以永续。
在剧中饰演“兰芬”的朱洁静说:“800场纪念演出是一个落点,也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数字背后,更珍贵的是我们还在守护《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件事。我相信,这部舞剧一定会留在时代的舞台上。”王佳俊坦言:“七年多时间,百余次在舞台上跨时空交汇,李侠已然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他的精神引领着我,他的信念感召着我,从扮演他到成为他,我早已不是从前的我。”

七年八百场次,“电波”精神传遍大江南北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旗下上海歌舞团的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再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将“爱与信念永存”的深刻主题和精神内核深深触达到观众最柔软的内心深处。该剧一经上演,先后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和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0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多年来,《永不消逝的电波》热度经久不衰,“二刷”“三刷”早已成为众多观众的常态,有的“电波迷”甚至一路追随电波巡演足迹,连刷几十场,从观众“晋级”成“特助”。在被问及如何能够百看不厌时,一位资深剧迷表示,好的作品就是能让你无数次地感动,剧中的真实的细节、演员们真挚的情感,看多少次都会被打动。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创排七年多时间,足迹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巡(驻)演出超800场,成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城市“文化名片”,让“电波”精神传遍大江南北。今年10月,该剧还代表中国赴朝鲜平壤交流演出,完成跨越国度的艺术传播。
探索艺术跨界,拓展“电波”IP影响力
2023年,为充分发挥“电波”IP生命力,扩大影响力,上海歌舞团积极探索艺术跨界拓展,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问世,将舞蹈艺术与电影镜头的魅力相结合,探索剧场、影院“双向互哺”的新模式。2024年5月27日上海解放75周年纪念日之际,该片作为“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中“文艺影视”板块的唯一一部市级重点电影项目,在美琪大戏院举行观摩活动。

同时,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还作为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于6月18日全国燃情上映,并被《“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国家影像典藏工程永久收藏,上海歌舞团收获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年度特别贡献纪录电影机构”荣誉称号。该片还收获中美电影节年度最佳金天使电影奖、第六届中国戏曲电影展映“评委会荣誉影片”“优秀戏曲电影导演”“优秀戏曲电影摄影”等殊荣,并受邀参加2025年10⽉24⽇⾄30⽇在⼤阪举办的“2025⼤阪中国电影周”。

当剧场内第800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早已超越作品本身,成为一段跨越时空的红色回响以及代表上海原创、上海制作、上海出品的城市“文化名片”、全国舞台艺术作品“双效合一”的精品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