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收后
稻田里都会出现可爱的“瑞士卷”
它就是我们熟知的秸秆

近日
在宝山区罗泾镇花红村、
洋桥村等多个村落
一卷卷胖乎乎、形似瑞士卷的秸秆草垛
成为远近村民游客们争相打卡的出片神器


刚收割完的稻田满是新鲜醇厚的稻草味
踏进田埂间
独属于稻草的清香扑面而来
暖融融的气息裹着阳光的味道
让人忍不住深吸几口
这是来自土地的味道
也是踏实的味道

这些“瑞士卷”可不是单纯的拍照道具,更是秸秆回收的环保巧思。往年秋收后,秸秆处理是农户的烦心事,堆积田间既占地方又难降解。如今,罗泾镇通过回收打包,把散落的秸秆变成规整的“瑞士卷”,后续再加工成肥料回归土地,或供应周边食用菌生产基地,让秸秆“变废为宝”的同时,也为土地添上一份天然“营养蛋糕”。“现在不用操心秸秆处理,田埂边还多了道吸睛风景,一举两得!”花红村干部说,以前合作社处理稻田秸秆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现在有专人开着专门的搂草机上门,不仅方便,一年的营收也增加不少。


没有城市内卷的焦虑,只有田野间的治愈时光。站在田埂上,看风吹过千亩良田掀起金色涟漪,阳光洒在草垛上泛着暖光,蓝天白云作背景,随手一拍都是自带滤镜的田园大片。走近和“瑞士卷”贴贴合影,坐在草垛边的爱心座椅上发呆,听田间的风声,闻着淡淡的秸秆清香,或是约上好友在田埂间漫步,所有疲惫都被这治愈的画面悄悄抚平。游客小顾说,在罗泾的稻田里,仿佛看见了“家门口的草原风光”,圆滚滚的草垛子让乡野多了份童趣与诗意。
原来“卷”对了
是这般惬意的模样~
好景不等人
别再宅在家里
来罗泾的稻田里
尽情“躺平”
享受慢下来的田园生活吧!
打卡小贴士
穿浅色系、田园风衣服拍照更出片,搭配草帽、帆布包氛围感拉满;
草垛虽坚固,但请勿暴力攀爬跳跃,爱护田野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
周边罗溪书院耕织园、百年老榆树,似乎也是不错的打卡点,逛完稻田,不妨在农耕文化体验与红色文化浸润中,感受完整的秋日田园野趣。
来源: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