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卷新能·零碳智典”专题展以零碳之园、绿动之能、碳锁之路、巧节之工、智算之力、和合之美为脉络,零碳园区是主线,通过绿色能源、固碳技术、节能循环、智算平台四条路径,达到和合共生的零碳愿景。

1500平米的展区中共展出了50余家企业近百项绿色低碳应用场景。中电建提供了零碳园区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园区零碳转型;上海电气展示了绿氢绿醇全系列高端能源装备,提供智能工厂配电全链解决方案;申能集团聚焦节能装备和循环技术,重点展示了一系列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果和标杆案例,积极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此外还展出了临港新片区“零碳湾”、宝武高炉烟气CO2捕集利用、宁波银行零碳生活解决方案,以及钙钛矿光伏组件、无叶片风电、液流储能、第二代高温超导、固态电池、数智能碳平台、生态可降解新材料、惯性摩擦焊等创新优质绿色低碳装备技术产品。
启动活动中,主办方代表介绍了专题展总体情况以及后续宣传推广和活动安排,中电建江西智信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强、上海正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勇华、宁波银行总行平台经营部高级经理张鹏分别从零碳技术集成、产品创新、金融赋能角度进行了案例介绍,市节能协会电碳融合专委会主任葛巍、上海兴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新红分别代表零碳模式、零碳技术和零碳服务进行交流分享。专题展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主场,成为了企业家们展现自我、对话交融的舞台。
“本次专题展免费参观,持续半年。”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馆长陶然讲出了筹办专题展的初心,“我们将形成展示推广、对接服务、落地项目的良性机制,发挥政府平台、企业舞台、大众看台功能,真正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主办方在展览方式、活动组织、宣传推广和服务保障上都下足了功夫,呈现出四大特点。

展览方式“匠心”。专题展引进了先进实体模型和技术视频,奠定了专业性基础,同时非常注重故事性。每块展板的背景都来源于古籍《天工开物》,同时配以深入浅出、富有感情的叙述文字和特色图案,将产业与文化、艺术融合,让历史、现实与未来交融,达到专业化展示、大众化传播的协调统一。
活动组织“走心”。专题展将发挥零碳供需两端桥梁纽带作用,举办产业对接和专题培训活动。产业对接方面,以解决企业转型痛点为核心,把适配性好、匹配度高的零碳应用场景、可信数据模式、绿电绿证渠道、金融资产服务推送到工业企业、数据中心、建筑交通等各类用能单位面前。专题培训方面,以迈向“双碳”和“人工智能+”新时代为导向,组织开展碳管理岗位、碳基础能力、碳普惠政策、学生碳教育等系列培训,提升企业和市民认碳、算碳、管碳、降碳能力。

宣传推广“用心”。专题展设“媒体采访区”,现场提供随演随播的宣传推广服务,重点推出四大宣传品牌。“零碳企业TOP谈”邀请专业媒体采编团队对绿色低碳优质企业作深度采访,“零碳活动躁起来”全面录制发布专题展各项官方活动,“零碳博主带你玩”邀请自带流量UP主带动形成市民侧宣传浪潮。同时,由上海市节能中心推出的自媒体账号“沪动节能零碳”正式建立,将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微博、今日头条、B站等平台同步发布官方信息。

接待保障“精心”。依托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现有的专业讲解团队,专题展组建了由专业讲解员、资深专家和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接待运行队伍,全面保障社会各界的参观需求。每周一至周六10:00~16:00接受团体参观,预约电话021-36363555。

长期以来,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始终是国内展示面积大、展项全、技术先进的绿色低碳展示平台,每年接待人员超过10万人次,取得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上海市示范性科普场馆、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称号,形成了绿色护照、小小科普讲解员等品牌,获得了广泛关注。本次“开卷新能·零碳智典”专题展把专业零碳和大众科普紧密相连,把宣传企业和服务社会一体推进,开创了一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生态模式。上海市节能中心主任俞增盛表示,市节能中心将加快建设节能降碳可信数据空间、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圈,并依托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持续放大展示窗、枢纽桥、生态圈功能,全面联动工博会、进博会、碳博会,整合绿色设计、技术、服务、金融等资源,为企业搭建长效化、开放式、专业性的展示舞台和宣传平台,通过专项对接、宣传推广、政策服务促进多方合作共赢,推动展览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绿色新动能,打造永不落幕的节能零碳品牌。
来源:上海市节能中心编辑:何海丹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这场跨越70年的“重逢”,看哭了!
当“逛吃”遇上普法夜市:这口知识“串”我先吃为敬!
稻浪幕影,非遗新生——金汇镇千年皮影的守护答卷
奉城镇统战健康助老项目首批300户落地,老人笑谈生活新变化
汇聚抓改革、强治理、促发展的强大合力!区领导调研美丽大健康产业新兴领域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