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连续8年承担进博馆1号医疗站现场保障和定点医院救治两个核心任务。期间,医疗队以“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的高标准完成了此次保障工作。
服务落细落小,持续提升就诊体验


进博场馆1号医疗站是现场保障的核心站点之一。今年进博期间,华山医院派出 8 名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骨干医务人员驻守1号医疗站,担负着患者转诊、转运协调沟通、应急处置等职责。
结合过去 7 年的进博保障经验,今年,华山医院新增 4 项升级服务:现场增设车载式数字X线摄影,即时完成骨折初筛与影像判断,显著缩短从检查到治疗的时间;组建小语种医疗服务团队,配备翻译机,显著提升外宾就医体验与沟通效率;搭建线上三方视频会诊平台,使院区专家通过远程会诊即时参与前方患者的疾病诊疗,扩展专业支持能力;巡场医疗组由“1医1护”优化为“2医2护”,覆盖中心圆楼及北广场,提高了巡场发现问题与即时处置的能力。
此外,华山医院在站点首次通过大屏展示医院百年发展历程与医者故事,向国内外观众展现了医疗国家队“硬核实力+人文关怀”的医者形象,吸引大量专业观众驻足观看。
多院区高效协同,拓展服务能级

在后方,华山医院总院、虹桥院区、宝山院区承担定点医院保障任务。其中,虹桥院区距离国家会展中心只有4公里,是“保障进博会的主战场”,承担了大量患者的转运救治任务。
依托一院多区的发展优势,现场医疗站与华山医院总院、虹桥院区、宝山院区高效联动。医院建立了“310保障圈”——即场馆医疗站点队员10分钟内到达馆内任何抢救现场;场馆伤员10分钟内抵达虹桥院区;总院、宝山院区保障绿色通道10分钟内可实现急救资源的快速衔接。
为了实现信息同质化,提高转运患者的救治效率。进博期间,华山医院推广手持电子信息上报系统与数据共享,实现患者信息即时填报与跨院区流转,提升诊疗对接速度。
慰问一线工作者,激发奋进动力
进博保障期间,上海市副市长陈宇剑,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副主任罗蒙、狄建忠,应急办主任吴文辉,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郑宁、院长毛颖,副院长伍蓉、吕飞舟、赵重波,党委副书记顾宇翔等领导现场慰问医疗站人员和驻守在定点医院的医务人员。




常态化培训与演练,夯实应急处置能力



进博期间的高效保障,源于一次又一次的常态化演练和系统化的应急培训。
此前,华山医院虹桥院区配合国展中心开展“现场-定点医院联动”演练,提升前线后方转运救治效率。 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和上海市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华山医院还牵头全市 22 家单位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此外,华山医院总院、虹桥院区、宝山院区先后围绕批量伤员院内医疗救治、疑似呼吸道传染病等主题开展演练。通过多轮反复培训与现场演练,华山医院不断完善各类急救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处置有序、分工明确、联动高效。
喜欢就奖励一个“”和“❤”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