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徐汇区湖南路街道2025年“社创培力营”结营典礼在复兴西路8号百姓大讲堂举行,导师代表、全体学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为期180天“学理论、看先进、练实招”的成长蜕变,共话基层治理新路径。
本次“培力营”自2025年5月启动,始终秉持“扎根社区、赋能成长、共筑美好”的初心,聚焦“解决真问题、教会真方法”,构建“理论赋能—实践打磨—成果转化”全链条培育体系。
据记者了解,该项目前期通过深入走访16个居民区,精准梳理出人户分离导致选举难、物业调价沟通难、老房漏水调解难等治理痛点,据此量身定制7门核心课程、4场专题沙龙及2轮靶向督导。
课程内容紧扣社工实际需求,涵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中的资金监管技巧、“情感治理”在街区动员中的应用,以及“数字能力”提升中的问卷星实操等实用技能。专题沙龙则围绕具体治理难题,开展案例拆解与经验共享,如业委会换届中的“投票证据留存法”、民生纠纷调解中的“柔性沟通话术卡”,切实转化为一线工作者“拿得起、用得上”的实战工具。

武康片区社区工作者进行提案路演
结营典礼上,武康、淮中、东湖、汾阳四大片区带来“双亮点”展示。各片区以“6分钟提案路演+4分钟才艺风采”的形式,全面呈现“培力”成果:武康片区聚焦游客如厕难题,提出《“急”时相助 共织便民如厕网》提案,并通过歌曲《少年》展现社区青年的蓬勃朝气;汾阳片区依托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以情景剧演绎《弄堂音乐会》的策划过程,结合诗朗诵《我们是社区工作者》,深情诉说基层工作者的心声;淮中片区通过情景剧《社区那些事》还原日常治理场景,搭配歌曲《蜗牛》串烧,传递出社区工作中的坚守与温情;东湖片区则描绘了《纪家花园》的治理图景,并以原创吉他弹唱抒发社区情怀,实现治理思考与人文表达的有机融合。
现场通过扫码投票,评选出“活力风采奖”“实践新锐奖”“匠心编创奖”“风貌之星奖”四大奖项。
学员们纷纷表示,从“业委会资金公示模板”到“邻里矛盾调解话术”,培训所学已逐步转化为服务居民的实际成效。据悉,培力营期间形成的《业委会换届履职实操手册》《民生纠纷沟通话术卡》等成果已在各居民区试点推广;武康片区“如厕便民网”、东湖片区“纪家花园”等治理提案已率先落地实施,初见成效。
记者:奚亮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