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联合非常规能源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经济学会能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Energy China Forum 2025第十五届亚太非常规能源大会(ECF2025非常规能源大会)于10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圆满举行。
本届大会以“能源未来:智能驱动,创新协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阿根廷、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代表围绕非常规能源的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合作展开深入探讨,共同展望智能与创新融合驱动的未来能源体系。
市科协副主席陈馨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为相关奖项颁奖。

面对能源转型与科技革命带来的深刻变革,上海联合非常规能源研究中心以专业人才表彰举荐为引领,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为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与国际合作积极贡献力量。
在本次大会上颁发了第十届ECF能源技术创新奖。该奖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担任评审组长,重点表彰在非常规能源开发、智能化工程、CCUS、储能等领域的原创性成果,推动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向工程实践的高效转化。大会同期举行了第三批ECF青年专家组授证仪式,进一步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与学术担当。
大会还连续第二年通过第三方核查,获得“碳中和会议证书”,成为全国首个以实现全流程碳中和的非常规能源大会。
大会期间,上海联合非常规能源研究中心理事长周晓莱发布《ECF关于“非常规能源”定义与界定的说明(2025版)》。

该文件是我国首个以国际标准对标、智能赋能为核心的非常规能源系统定义框架,提出了以“资源型非常规能源”和“技术延拓型非常规能源”为核心的“双主线定义体系”,并首次系统纳入AI、大模型、CCUS、氢能、储能等新兴技术领域。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创新框架是科技社团在全球能源科技话语体系中率先提出系统化标准,为科研评价、成果评审和产业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充分彰显了科技社团努力发挥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制度引领与理念先行的作用。
十五年来,ECF大会见证了我国非常规能源产业从探索起步到创新引领的全过程。
在“创新引领、学术凝聚、人才赋能”主旨下,大会还通过AI赋能非常规油气挑战赛与创新奖十周年纪念活动等,展示人工智能在油气勘探、压裂优化、油藏建模与储能管理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推动智能技术与传统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打造“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协同发展新格局提供鲜活案例和实践。
非常规能源大会是“科创中国”品牌重点学术活动之一,大会以开放的姿态、国际化的视野和创新协同的理念,为能源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具有持续影响力的合作与创新平台,展现了科技社团在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中积极姿态和不懈努力。
审核:市科协学会学术部(科技创新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