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
这两天的上海都是“桂花味”的
不少市民发现
街头、绿地、公园的桂花树
不仅花朵茂盛
还会随风飘落
一个晚上地上就铺满了桂花

社交平台上
有不少网友发文提醒
“捡秋”时不要忘了桂花
更有博主分享
如何将采摘或捡来的桂花
做成“桂花蜜”“桂花茶”等

公共场所的桂花
真的能用来食用吗?
不行!
这些桂花受环境及种植方式影响
不适合食用
路边的桂花不要吃
道路两旁、公共绿地里的桂花长期受到灰尘、汽车尾气、杀虫剂等污染,不仅花瓣上附着细菌、虫卵,还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普通清洗、阴干等处理方式,都不能去除这些有害物质,食用后容易出现腹泻甚至中毒。
掉落在地上的桂花更会沾染细菌、霉菌,同样不适合食用。

此外,桂花属于木犀科,本身病虫害较少,但是由于公共绿地的桂花周围还有其他植物,类似悬铃木、栾树之类的乔木,在实施植保防治的时候,需要喷洒低毒生物制剂防病虫害,药水可能会飘到桂花上面。
浦东城建实业张江标段绿化工程师张文亮表示,生物制剂是群防群治的,药水可能会飘到桂花上面,虽然毒性是非常低的,但人吃下去也是对身体不太好的,所以公共绿地的桂花是不建议大家进行食用的。

需要提醒的是,在社交平台上,有部分游客将“捡秋”变成了“剪秋”,为了收集“干净”的桂花,选择直接采摘。更有甚者甚至“辣手摧花”,肆意摇晃树木只为获得桂花。
嘉定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副所长袁惠青提醒,开花以后树木要消耗大量营养,每年都要补充一些肥料给它施肥,如果为取桂花随意摇动树枝,会损伤树木根系,对古树造成不小的伤害。
这种行为不仅不能获得无污染的桂花,还违反了文明游园守则。

也有网友问
既然公共场所的桂花不能食用
那么
市面上出售食品中的桂花
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些桂花与绿地花园的景观桂花有本质区别,来自专门的种植基地。食用桂花在种植过程中须遵循食品原料的安全规范,包括严格管理农药种类、用量及使用时间等,避免重金属污染,确保符合食用标准。
同时,这类原料进入工业加工环节后,还要经过分拣、清洁、干燥或腌制等过程,并通过对应的食品安全指标检测,才能作为食品原料上市销售或使用在各种食品中。
甜香并非人人适合
值得一提的是
桂花虽然好闻好吃
但对于有些人群也是不友好的
↓↓↓

桂花浓郁的香味来自挥发性芳香物质,对鼻炎、哮喘患者或气味敏感人群并不“友好”。这类人群闻多了桂花香,可能会出现打喷嚏、鼻塞、咳嗽等过敏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哮喘急性发作。
此外,部分人群接触桂花也可能出现皮肤过敏。采摘桂花时,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皮疹、瘙痒等症状。个别群体甚至在食用新鲜桂花后,会出现咽喉部水肿、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出现窒息。

桂花通常作为点缀出现在食品中,用量不大,对正常人群来说,一般不会引发不适。不过,要避免直接食用新鲜桂花。新鲜桂花含单宁等物质,口感苦涩,还可能刺激肠胃。
同时,桂花性温但香气浓烈,还有一定的活血作用,所以孕妇、月经量多、经期较长、脾胃虚寒的人群要慎食。
大家最近闻到桂花香了吗?
你知道哪些人少景美好出片的
小众赏桂打卡地?
评论区来分享一下吧~
来源:东方网综合上海辟谣平台、新闻坊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现在只需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