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工作的通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决定授予1290个集体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宝山区业余大学(宝山区老年大学)入选。
学校始终坚持以“传承孝老爱亲文化、促进银龄社会参与”为价值遵循,构建“党建引领、文化聚力、科技赋能、志愿先行”的老年教育服务生态,促进区域内老年人以学正知、以学会友、以学增能,为建设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年友好型社会不断创新实践。

以学正知


学校构建“总支—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文化传承格局。依托红色资源,让学员沉浸式感受历史场景,累计开展红色文化体验活动60余场,参与学员达1200余人次;创新打造元宇宙学习体验馆,引入VR技术构建红色文化、非遗传承等沉浸式学习场景。组织老年学员开展“数字文化传播行动”,制作“银龄讲传统”系列短视频,总播放量超10万次;开展“孝老爱亲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包括传统礼仪讲座、家风故事分享会等,累计举办活动45场,覆盖社区老人5000余人次。


以学会友



学校构建“知识学习—技能培养—社会服务”一体化教育体系,开设“智慧助老志愿者培训”等课程,培养老年学员参与社会服务的专业能力,累计培训志愿者300余人次;组建“智慧助老”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等服务,累计开展“一对一”帮扶2000余人次。同时,编写并印制5000本《老年人数字生活实用手册》,发放至社区老年人手中;整合社会资源,为老年群体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多元化平台。如开发“滨江人文行走”项目,组织老年学员作为“文化讲解员”,讲述宝山历史文化,累计服务游客1.2万余人次。


以学增能



学校积极推进校园、社区和网络空间升级,打造智慧教室、设立教学点和开发微信小程序,实现老年教育资源线上线下融合共享;构建“党建+数字助老”服务模式,组建“数字小助手”志愿服务团队,帮助老年学员掌握智能手机基础操作等技能,学员线上学习的比例大幅提升;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我心目中最美老年学员”视频征集等,有效增强老年学员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自我价值认同。


把敬老爱老的责任扛在肩上
以更优质、更贴心、更创新的教育服务
让每一位银发长者都能在学习中收获幸福
通讯员:陈勇
编辑:张思源
资料:宝山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