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2345市民服务热线智能派单到政策知识精准检索,从健身平台错峰预约到停车资源动态调配,徐泾镇紧扣“数据驱动与AI决策赋能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课题,围绕“枢纽核、数字芯、幸福城”的总体目标,全面启动AI大数据专班建设,系统推进数据资源整合、智能分析应用与治理模式创新,以AI大数据为笔,以城市精细化治理为纸,书写“数字徐泾”的崭新篇章。

徐泾镇AI大数据专班自今年8月26日成立以来,依托“山海经可视化”数据平台,以数据为核心、AI为引擎,全面推进多源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应用,初步构建起一个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决策支持于一体的“数字大脑”。专班采用“双轨制”组织架构,由镇领导挂帅的决策层与5名计算机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执行层紧密配合,设立数据采集清洗、算法模型开发、可视化呈现及报告撰写四大专业岗位,实行“周例会、月总结”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12345市民服务热线作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连心桥”,其工单处置效率与精准度直接影响群众获得感。为此,徐泾镇AI大数据专班依托自然语言处理与语义分析技术,对今年1-8月期间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展开深度挖掘,聚焦物业服务、噪音污染、违法建筑、停车管理、劳动保障五大高频诉求领域,精准定位重复投诉、低满意度及“一人多诉”问题,形成问题图谱与处置建议。同时,基于工单数据的智能分析,专班还提炼出高满意度工单的六大处理要点与回复模板,为承办单位提供“标准答案”,推动12345服务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型,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专班创新研发了政策知识数据库,将全镇139项公开政策、法规、会议文件按部门分类,构建智能搜索引擎,犹如一个“政策百度”。派单人员可通过关键词检索,快速定位问题归属与责任部门,有效解决了以往“派单难、推诿多”的痛点,实现“有据可依、精准派单”,大幅提升工单处理效率与公信力。“以往一个工单,可能要问好几个部门才能找到‘接手’的单位。现在通过数据库一搜索,查到相关政策文件和涉及单位,可以精准地找到‘下家’。”城运中心热线工作人员说道。
AI大数据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民生热线的智能化,更融入日常城镇运营的方方面面。专班以“山海经平台”为基础,以机关后勤服务系统为试点,围绕健身房、食堂、停车等高频生活场景,打出了一套“数据优化组合拳”。如针对预约系统提出“智能时段推荐”“实时人数显示”“分时预约”等优化建议,提升整体体验;精准识别最受欢迎菜品,并建议增加高销量菜品供应,同时建立线上线下双通道反馈机制,推动食堂服务更贴心、更健康;针对停车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专班提出“分时段错峰引导”“动态预留车位”“分区管理”“特殊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等系列举措,并计划未来建立“分时段预约+APP预警”系统,让车位利用更高效、更公平。
“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定制化的智能服务。由职能部门提出‘需求清单’,我们根据清单去设计相匹配的数据处理模型,并不断优化和升级。”专班成员介绍道。徐泾镇AI大数据专班不仅仅是在解决具体问题,更是在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试验田”,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数字治理体系。未来,专班还将持续拓展数据应用场景,如镇域绿化数据分析、经济数据洞察、产业链精准招商、会展经济服务优化等,加快构筑数据驱动的新型竞争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提质、社会治理升级、民生服务增效,努力成为青浦数字化转型的“前沿窗口”与“创新标杆”。
记者:张群
摄影:张群
编辑:胡小凡
责任编辑:沈伟群(首席)
终审:张全权(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