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1日),昆曲的声韵回荡在嘉定区新成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上海昆剧团一级演员、梅花奖与白玉兰奖得主吴双,走进社区,与市民面对面讲述昆曲《太和正音》的戏里戏外。
作为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的力作,《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从故宫珍藏典籍中精选《江州送酒》《中秋奏凯》《长生殿·重圆》三折戏,以中秋、重阳为主题,融合自然与家国情怀。这部剧不仅是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开幕演出,更将古典之美带到了市民身边。
《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演出现场
图片来源:看看新闻Knews
分享会上,吴双以他在《太和正音》中饰演的“陶渊明”为切入点,讲述他如何从文献中重塑历史人物,在传统程式与当代审美之间寻找平衡。从行当分类到声腔韵律,从戏文故事到舞台背后,讲到动情之处,他即兴清唱经典选段,引得现场掌声不断。“太和正音这几个字,代表着中国对于和谐美好的精神追求,通过拥有600年历史的百戏之祖来展现文化意义,也让广大的市民朋友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将昆曲这门艺术带给更多的人。”吴双说。
活动打破了剧场的围墙,让市民在“家门口”沉浸式感受昆曲魅力。“吴老师提到传统程式与当代审美之间的平衡,让我印象深刻。我觉得符合当代审美的传统艺术,更能够在时代的变化下,通过当代人的关注和喜爱更好地传承下去。”市民沈女士说。
当传统艺术连接当代生活,昆剧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舞台艺术,更成为连接古今、沟通心灵的文化纽带。这场活动不仅让市民感受到昆剧在新时代的活力,也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社区土壤中生根发芽。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