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文章详情

保鲜膜究竟是厨房神器还是健康隐患?很多人都不知道......

转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25-10-17 18:38:32

你的保鲜膜

   安全吗?

你每天用的保鲜膜,可能藏着你没察觉的风险。它明明是冰箱储菜、分装生鲜的厨房神器,为何有时会变成健康隐患?“热菜能直接盖膜吗?”“用它裹着食材进冰箱,就能长期保鲜?”“新兴的浴帽式保鲜膜,到底值不值得买?”今天就带你读懂保鲜膜的“人设”,避免把保鲜变成“投毒”。

   有限度的保鲜,

有时效的守护

首先,我们要明确保鲜膜的核心功能是物理阻隔。它能有效防止食物与空气中的微生物、灰尘接触,并减缓水分蒸发,从而延长食物的 “赏味期”。但它并非时间停止器,无法完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因此,“保鲜膜 + 冰箱 = 长期保鲜” 是误区,熟食最好在 24 小时内食用,生鲜肉类冷藏也不宜超过 2 天。

解密保鲜膜材质

一张表格看懂 PE、PVC、PVDC

根据国家标准 GB/T 10457-2021 的定义,食品用自粘保鲜膜是以高分子树脂为原料制成的包装制品。市面上常见的保鲜膜主要有以下三类,其特性对比如下:

浴帽式保鲜膜,

是神器还是鸡肋

相较于传统卷膜,浴帽式保鲜膜凭借其弹性佳、一套即用的便捷性迅速走红。

优点:操作极简,密封性好,可重复清洗使用,适合覆盖碗、盘、盆等规则容器。

缺点:单价较高,尺寸固定,不适合包裹异形或过大的食物。

选择建议:日常剩菜剩饭的覆盖,浴帽式更便捷;购买前,认准包装上的QS“食品专用” 标识和执行标准GB4806.7是关键。

   避开使用误区,

守护健康底线

1. 误区:热菜直接盖膜

风险:热蒸汽可能导致部分保鲜膜收缩、熔化,并可能加速有害物质析出。

正确做法:待菜肴温度降至 60℃以下(不烫手)再覆盖,或使用玻璃盖、陶瓷盘倒扣代替。

2. 误区:保鲜膜直接进微波炉

风险:非专用保鲜膜在高温下可能变形、分解,污染食物。

正确做法:加热前务必撕掉保鲜膜,或明确使用标注 “可微波加热” 的 PVDC 或专用 PE 保鲜膜,并留有一定透气孔。

3. 误区:用保鲜膜长期保存一切食物

风险:食物仍在缓慢变质,尤其是肉类和熟食,存在安全隐患。

正确做法:明确保鲜膜的 “短期隔离” 定位,需长期储存的食物应使用密封保鲜盒并冷冻处理。

4. 误区:重复使用一次性保鲜膜

风险:造成微生物交叉污染,特别是包裹生肉后。

正确做法:传统卷膜为一次性使用。浴帽式虽可重复,但需彻底清洗消毒,且出现破损应立即更换。

保鲜膜是现代厨房的得力助手,但唯有正确使用,它才能真正为健康保驾护航。记住一个核心原则:购买时看清材质和说明,使用时分清场景和温度。在正规渠道选择符合 QS 标准和国标的正规产品,避开使用误区,我们就能安心享受这份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

作者:张静天 指导专家:高键

点击“阅读原文” 靠什么降低“痴呆”风险?你想不到的健脑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