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中华艺术宫 > 文章详情

开幕在即 |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将于上海美术馆盛大启幕

转自:中华艺术宫 2025-10-17 18:18:22

1932年,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在上海创作了其“新国画”代表作《东战场的烈焰》,用一场绘画领域的“革命”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题材边界,以中西融合的技法、直面现实的视角,将时代思考凝于尺幅,抒发革命激情。如今,包括这幅画作在内的800百余件岭南艺术珍品跨越山海而来,重返其艺术理念早年传播的前沿阵地——上海。

2025年10月18日,“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将于上海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

高剑父《东战场的烈焰》1932年 166cm×92cm 中国画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通过美术大展、舞台演出、非遗“艺术天空”户外演出、艺术教育、国际演艺大会、国际对话等活动,生动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新活力与多元魅力。作为文化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大展汇集超过350位从近现代到当代的岭南美术名家代表作品,展览面积超20000平方米,系统梳理并全面呈现广东美术在百年间的革新历程与辉煌成就。展览落地上海,进一步彰显了沪粤两地携手合作的深远意义。双方以展览为纽带,搭建艺术对话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文化领域的互鉴共融、协同并进,生动诠释了两地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据悉,本次美术大展将持续展出至2026年1月18日。

岭南与海派的不解之缘

在上海开启革新篇章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大展登陆上海,并非岭南与海派的初次邂逅,而是百年文脉的一次重逢。被誉为岭南文化瑰宝的岭南画派,其革新先声恰是在上海这片开放沃土中奏响。

1912年,在上海福州路的惠福里,来自广州的“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创立了审美书馆,他们以《真相画报》为旗帜,发出中国画革新先声。彼时的上海,正处于东西思潮激荡的转型期,传统文人书画与新兴市民文化并存,本土艺术与外来视觉语言交融,这座移民城市以其特有的包容,为这群南来的艺术青年提供了发声的舞台。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翔表示:“19世纪末的上海已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生产场。上海这一现代性场域具有鲜明的混杂性、开放性和流动性,堪称‘新艺术的孵化基地’。”

左:高奇峰《松猿图》1917年 中国画 134.5cm×65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右:陈树人《长城暮鸦》1929年 中国画 119cm×50.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二十世纪初,粤籍美术家已成为海上画坛多元格局中的重要组成。林风眠从上海出发开启艺术求学之路,将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与构图与中国古典审美深度融合,本次展出的“彩墨画”《青衣仕女》,便是他艺术探索的经典成果;关良在沪时醉心戏曲,常出入戏院揣摩角色神态,甚至亲自学戏,这份痴迷化作《三打白骨精》中的生动笔墨,夸张的脸谱、灵动的姿态,充满戏曲艺术的张力,又具西方表现主义特色;鲁迅在上海发起的“新兴木刻运动”,粤籍青年陈烟桥、黄新波成为中坚,与广州李桦等木刻青年遥相呼应,以艺术为号角奏响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

林风眠《青衣仕女》20世纪60年 中国画 66cm×69cm 上海美术馆藏

关良《三打白骨精》1978年 中国画 179cm×96cm 广东美术馆藏

上海以海纳百川之胸襟,为各类艺术实践提供发展空间,海派美术亦在不断融合中实现自我超越。这种跨地域艺术对话与粤籍艺术家在沪的探索形成共振,编织起贯穿百年的文化纽带,让岭南革新精神与海派包容气质彼此滋养,成为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文化共生共荣的生动范本。

本次大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本次大展无论是作品品类还是展出规模,都堪称迄今广东美术展览之最。汇集来自全国20多家美术馆的精品,大部分作品是首次来到上海。期待以展览为纽带,深化长三角与大湾区的艺术合作,激励新一代文艺工作者传承‘其命惟新’的精神,在当代语境中继续探索艺术创新之路,为两大文化盛事增添浓墨重彩的艺术篇章。”

百年精品聚珍沪上

一展饱览岭南艺术星河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展览以七大主题板块与三大特别专题交织叙事,辅以丰富详实的历史文献与影像资料,构建起多维观展体验。

七大主题板块中“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回溯广东作为中国洋画运动策源地的历史贡献;“艺术革命——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深入探讨两大艺术群体的理念碰撞与革新实践;“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聚焦广东艺术家以艺术为武器的抗争精神;“激情岁月——为人民服务 为时代讴歌”呈现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美术工作者扎根生活的创作热忱;“开放变革——改革开放中的广东美术”展现广东美术走向繁荣和多元发展的新时期;“百花争妍——创新创造 再筑高峰”彰显新时代广东美术的多元繁荣;“风起南方——当代艺术实践”则聚焦当下广东艺术的前沿探索。

关山月《绿色长城》1974年 中国画 232×396cm 中国美术馆藏

黎雄才《迎客松》1975年 中国画 420cm×1200cm 广东美术馆藏

三大特别专题“山月常明——关山月个案研究”“松风三境——黎雄才个案研究”“从广州出发:广州三年展文献展”,从不同维度延伸展览内涵,更以当代视角诠释广东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表示:“本次大展的作品臻选,聚焦时代性与区域文化特色,力求呈现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盛宴,广泛覆盖岭南不同地区的艺术精品,完整呈现广东百年美术的历史脉络;七大板块分类归纳,板块名称亦是展览的关键词,帮助观众快速记忆并理解广东美术的脉络与特色。”

沉浸体验与美育文创

激活艺术感知新维度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此次展览不仅作品体量空前、内容百花齐放,还将沉浸式展陈等理念贯穿始终,让艺术从“可观看”变为“可参与”。展厅内精心打造的岭南非遗体验区、融合艺术与科技的多媒体展陈,以及多处作品打卡点,足不出“沪”就能体验岭南文化艺术生活。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展览期间,将持续推出精彩纷呈的配套公教活动。12场高水准、深层次的“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活动,汇聚岭南、江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名家,围绕岭南文化艺术与跨区域文化交流的核心课题,从多元的地域视角和深厚的学术积淀出发,展开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同时,开设多场“上海美术馆现场教学课”绘画体验与专家导赏,让市民游客切实体验海派与岭南绘画,在题材拓展中互参意趣,在笔墨革新里相砺锋芒。Artwalk将带领观众探索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在上海的足迹以及故事,共同探索跨地域文化交流的无限可能。

广东美术馆特别推出了系列精美文创产品,将百年艺术精神融入日常用品,让艺术触手可及。从作品中提取元素,融合当代审美,让作品中有趣的细节生动地呈现,也还原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及憧憬。文创设计上特别聚焦那些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题材和细节,引起大众共鸣。

双城联动文脉对话

彰显中国美术互鉴共生多元风貌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百余年间,沪粤艺术交流从未间断,大批粤籍移民不仅在上海工商业领域书写传奇,岭南画派也将海派艺术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感知融入自身创作,最终形成兼具笔墨意趣与光影肌理的独特风格,展现出“革故鼎新、兼容并蓄”的艺术精神,成为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文化共生的典范。

今日的上海,仍以开放包容的品格,持续为地域文化交流提供土壤。当长三角一体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双轮并进,这场展览更成为两大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上海的海纳百川,让广东美术的百年革新故事有了更广阔的讲述平台;而广东美术“得风气之先”的精神,也为海派文化的当代发展注入新的思考。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于上海美术馆举办,既是对沪粤两地美术交融历程的回顾,亦是对广东区域美术的系统梳理。本次展览更可视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一个关键切片,彰显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与自我革新能力。“其命惟新”语出《诗经》,意指周虽旧邦,其命在革新。此理念揭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之精神密码——守正而出新。中国美术百年历程,正是此一精神的生动体现。

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其命惟新’大展的举办是我馆实施‘大美术馆计划’、深入践行‘两个结合’、打破地域壁垒、构建全国文化资源共享网络的一次有力实践。这场沪粤两地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盛事,将为国家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艺术动能。”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现场

其命惟新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 展览时间 ·

2025年10月18日-2026年1月18日

· 展览地点 ·

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

33米、41米、49米层展厅

指导单位: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支持单位:中国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画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雕塑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珠海市古元美术馆、肇庆市高要区黎雄才艺术馆、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研究所、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深圳市龙华区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上海震旦博物馆

编辑:秦愫瑶 |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5米层、0米层、B2层展厅

巍巍者华

——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艺术展

0米层17展厅

城市·花园

——2025全国高等艺术院校

花鸟画师生作品展

0米层15、16展厅

人民城市——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成果

0米层E空间

《山海经之烛龙秘境》

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

艺术体验

0米层G空间

“达芬奇·时空之轮”

MR沉浸式艺术体验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 咨询热线 /

400-921-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