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方桌
聊出社区治理大智慧
-【澄蓝普法品牌】-
为什么要有“方桌对话”?
传统普法“单向灌输”、民意沟通“渠道不畅”、居民参与“热度不高”?
“方桌对话”应需而生!它打破会议讲座的刻板模式,以更亲和、更接地气的方式,推动执法力量下沉,与居委、物业、居民代表围桌而坐、坦诚交流,实现从“我讲你听”到“我们共同商量”的转变。
“方桌”上都在做什么?
方桌普法:
法律知识,听得懂、记得住!
内容接地气:聚焦房屋装修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垃圾分类等居民关心的话题。
方式更生动:执法队员用奉贤方言“以案释法”,把法律条文变成“家常话”,让普法入脑入心。
方桌议事:
居民难题,一起议、合力解!
问题大家提:围绕充电桩设置、垃圾分类点优化、宠物饲养等社区“痛点”展开讨论。
多方齐响应:执法队员、居委、物业、居民共同协商,现场答疑、形成方案,明确“谁来做、怎么做”。
方桌机制: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闭环管理:从议题收集、协商讨论,到跟踪落实、结果反馈,形成完整工作链。
责任到人:专人督办、进度透明,确保居民诉求不落空、有回应。
“方桌对话”带来了什么?
居民法治意识强了
法律知识可感可触,自觉守法的多了。
民意沟通顺了
平等对话消除隔阂,居民敢发声、愿建言。
社区问题解决了
充电桩增建、垃圾分类点优化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推动。
干群关系暖了
执法队员从“管理者”变为“贴心人”,社区凝聚力不断提升。
创新亮点,一张方桌的“多重角色”
形式新:从“台上台下”到“围桌而坐”,平等对话激发参与感。
内容实:普法与治理融合,在解决问题中传递法治精神。
角色转:执法队员成为普法员、倾听者、协调者,体现服务型执法。
机制活:闭环管理确保协商不流于形式,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方桌对话”谈的是问题,解的是民忧,聚的是民心。四团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正以这一张方桌为支点,探索法治、精治、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携手居民共同打造更有温度、更有活力的社区!
•end•
往期精彩回顾
让孩子穿上负重背心,戴上AR眼镜……奉浦街道这场活动让关怀从“理解”开始
金汇这个地方更新进行时!有你的回忆吗?
分水墩村:乡间田头的灿烂笑容丨《奉贤报》“我与乡村有约”特刊
从校长到“网红奶奶”,坚守育人初心
躬耕奉贤沃土,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丨驻村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