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奉贤 > 文章详情

让孩子穿上负重背心,戴上AR眼镜……奉浦街道这场活动让关怀从“理解”开始

转自:上海奉贤 2025-10-17 11:40:16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认知障碍患者数量日益增长,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诸多挑战。当前,奉贤区正着力构建从社区筛查、非药物干预到专业机构转介的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服务闭环。然而,由于该病症发病隐匿,提升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成为更好关心、关爱这一群体的关键一环。近日,奉浦街道创新形式,组织辖区内45组家庭以“游戏打卡”的方式,开展了一场全方位的认知障碍科普活动。

在充满怀旧氛围的邮局打卡点,搪瓷杯、老报纸等老物件勾起了老一辈的温馨回忆。而在另一边,孩子们通过佩戴特制的AR眼镜、耳机,穿上加重背心和腿部沙包,沉浸式体验老年人“眼花耳鸣”“弯腰驼背”的状态。厚重的装备让不少小朋友不一会儿就大呼“受不了”。“耳罩上去就会嗡嗡的,眼镜上去花花绿绿的”。现场小朋友直呼“累死了”,卸下装备后感慨道,“原来爷爷奶奶走得慢,不回答我,是因为他们步子重,也是真的听不清楚啊,以后我一定要对爷爷奶奶好一点,要多一点耐心。”

本次活动共吸引45组家庭、93人参与。奉浦街道服务办主任张怡介绍,现场设置的六个打卡点均经过科学设计,旨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认知障碍相关知识传递给每个家庭,帮助老人身边的“第一任家庭医生”——家人,学会有的放矢地观察与及时干预。“今天的活动让我理解了认知障碍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老人会有什么表现,我们家属应该怎么去应对。”现场一位家属表示,今后会更加注意家里老人在日常行为上的一些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就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忙,尽早干预,防止情况加重。

据统计,自2020年成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以来,奉浦街道在五年间已对辖区内近80%的老年人完成筛查,其中近23%的老年人存在认知障碍迹象。“以前我们的认知障碍只能去医院检测,现在我们已经将筛查放到了家门口。这次活动的六个点位我们还会再继续保留下去,下一步我们会联合更多街区的商户,一起筑起认知障碍的宣传和自测平台,早预防,早关注,用爱来守护。”张怡解释,家庭成员的理解与科学防控,被普遍认为是延缓认知衰退的有效途径。此次奉浦街道的创新尝试,正为构建更完善的社区支持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记者:蔡倩雯

编辑:陆嘉俊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 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区领导调研奉城镇

  • 市区协同,推动奉贤从工业大区成为工业强区!市经信委来奉开展座谈交流

  • “潮起东方·上美海湾”无人机主题光影秀表演即将上演!这些注意事项请关注!

  • 奉贤“五老”用爱浇灌下一代成长之路

  • 医院开卷甜品界?“轻负担”「养生糖水」成新晋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