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学生赵正睿、李亦涵、程竹忻、陈瑶凭借作品《数字设计与智慧养老》斩获艺术设计赛道(高职组)金奖,实现该项目自2023年设立以来的“三连冠”。
这个灵感并非空想。随着中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成为民生关切的重点。基于实地走访,团队发现传统养老空间多局限于基础功能。“我们希望能用数字化思维重构它,让科技不止于冰冷的功能,更成为连接情感与温度的桥梁。”李亦涵说。
为实现这一构想,团队以“生成式设计”与“数字孪生”技术为双引擎,构建出一套可感知、可响应的智慧养老空间系统。“生成式设计”能通过算法模拟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路径,自动生成最优的空间布局与家具动线。“数字孪生“技术则实现“虚实交互”,将真实空间参数与传感数据同步至虚拟模型,使系统能实时捕捉温度、照度、声环境等变化,并通过AI模型反馈最适宜的空间状态。“老人的身体状况因人而异,系统能根据这些特征推演出十几种个性化方案,真正实现‘一人一空间’的适应性设计。”李亦涵解释道。
然而,备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决赛前36小时,“数字孪生”模型因数据同步出错而崩溃,实时反馈全部清空。面对近乎全盘重来的风险,没有人退缩,有人在校内通宵调试参数,有人负责重建脚本,有人一边修复一边安抚团队情绪。“我还记得凌晨两点系统重新亮起时大家的欢呼,那一瞬间我明白了,所谓团队,就是有一起重新点亮屏幕的勇气!”李亦涵笑着说。
成功的背后还离不开教师团队的全程支撑。在选题阶段,徐学敏与王乃霞老师带领团队进行多轮论证,淘汰不切实际的方向。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学院还联动行业头部企业,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备赛阶段,为打磨展示细节,徐学敏将汇报流程精确到秒,并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模拟答辩”。作品初版情感张力不足,教师团队指导学生调整叙事结构,在展示中加入真实老人的生活故事。“这些细节让作品从‘展示技术’变成了‘讲述温度’,最终打动了评委。”徐学敏说。
“学院注重大赛成果的转化与延伸,我们把获奖项目的技术流程、任务逻辑拆分成模块化教学单元,嵌入《空间设计》、《数字创意设计》等课程中。并立项筹建‘智慧康养空间创新实验室’,推动成果持续孵化与转化,还计划将获奖项目中的‘数字孪生’与‘空间智能管理’系统,应用于社区公共疗愈空间与长者活动中心的改造项目。”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李刚介绍。
未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将围绕“智慧康养”与“城市更新”两大核心方向,规划构建“双赛道+双平台”的艺术设计专业群发展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院将开放赛训资源,发挥职教示范作用,带动更多院校共同进步。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