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上海汽车文化主题艺术展
将于10月23日(周四)15:00
在泰当代·湖畔艺术画廊开幕
展览时间
2025年10月23日-11月23日
门票
本次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
(每周二至周日10:00-17:30)
展览地点
泰当代·湖畔艺术画廊
(沪宜公路2755号9幢)
本次参展作品涵盖架上绘画、影像、实验艺术、雕塑、装置等多种形式,通过“汽车文化”这一主题,展现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以及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汽车》,窦付坤,石灰岩,120×25×30厘米,2025
展览试图通过多元的艺术表达,探讨科技与工业文明对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影响,审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希望与挑战,并思索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从未来主义的视角出发,审视人、机器与城市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呈现汽车不仅作为交通工具,更是现代文化的象征与艺术创作的重要媒介。
《近处的风景——银⾊车衣》,方阳,20×24×28厘米,气泡砖雕刻、水彩上色,2025
艺术家简介
(滑动查看更多)
01
陈柏良,摄影记者,毕业于大连艺术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厦门博物馆文物摄影师,华为锁屏摄影师,人民网、中国摄影网、中宏网、视觉中国、星球研究所、耐司光学、马小路、亚朵等机构签约摄影师。
02
陈旭,艺术家,202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通过对人造物的操作,试图建立人、物体与感觉惯性之间微妙而克制的新关系,以此来侧观人在“日常惯性”中所忽略的感受与处境。
03
窦付坤,曾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学习,现为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山东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会员、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
04
方阳,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目前全职从事艺术创作。创作根植于中国当代社会与生态语境,长期关注日常生活与周边环境的演变,通过速写与摄影积累创作素材,擅长运用城市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与现成品,通过雕刻、翻模与装置组合,探索材料与观念的关系。
05
居逸箐,2017年在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21年在热那亚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她从主体中还原与构建出新的主体,“我们不必刻意成为谁,我们只需要找到并做好自己,发现自我。我非我,则我亦成万物,我是一个’具体’的人”。
06
李康,2017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绘画),研究生就读于意大利佩鲁贾美术学院(绘画)。李康的创作持续围绕身体政治、后人类感知与视觉再构议题展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解构与重塑,将肉身与非人形态、古典图式与科技隐喻并置,生成出一种具有冷峻异质美感的视觉系统。
07
李泽明,硕士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他的实践多以影像,装置为主专注艺术品与尚未赋形的纯粹物性之间的流变,善于借助物的种种形态和类型进行诗意的转换进而思考有关情感状态、社会情境、人类关系等现实问题。
08
龙炎,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他的艺术实践主要围绕人类技术“进化”下对事物的重新想象展开,内容涉及在地现实、艺术史及神话传说等。
09
绿色岩浆,视觉艺术家,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从事当代绘画、街头艺术、潮流艺术、装置、插画、动画、即兴VJ等,作品活跃于户外和涂鸦艺术节。
10
邵佳杰,独立摄影师。研究、创作和教学涉及摄影、策展、编辑、影视制作,及在地艺术、艺术疗愈的实践。作品曾受邀参加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影像青年力”单元,中国丝绸博物馆“2024丝绸之路周”中法建交60周年主题活动“浪漫塞纳从杭州到巴黎摄影展”,韩国首尔国际摄影节外国艺术家摄影单元等国内外重要展览。
11
时智宇,2006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2019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5月开始自学、创作。曾参展《谁都不正常|新锐艺术家推荐展》等。
12
许北颖(许超颖),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获19届华东师范大学本科优秀毕业作品奖。她关切媒介的飞速变迁,通过将日常现成物转化为动态装置,回应其中蕴含的现代性危机与群体焦虑。
13
杨杰,本硕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曾参展第⼗三届武汉美术作品展、第五届(2025)⻘岛国际艺术年展独⽴展、新⻘年·艺术邀请展等。
(滑动查看更多)
《遗失的⻛景》16,陈柏良,30×20.5厘米,摄影、艺术微喷,2021
《过好⾃⼰的⽣活就好了》,陈旭,尺⼨可变,⾦刚纱⽹、不锈钢着⾊,2023
《皮囊》,窦付坤,20×16×65厘米,铸铜,2025
《银色风景系列-3》,方阳,35×30×33厘米,铝板锻造焊接,2025
《YOGA》,居逸箐,80×100厘米,画布油画,2023
《成为体》,李康,25×30厘米,布⾯油画,2025
《生命的码语》,李泽明,单频高清影像,16:9,彩色,有声,8分25秒,2023
《时间之外的往事》,龙炎,60×80厘米,布⾯酪素坦培拉、丙烯,2024
《疾驰幻影》,绿色岩浆,尺寸可变,综合材料,2024
《机械的⼝述》,邵佳杰,单频⾼清影像16:9,彩⾊,有声,4分15秒,2025
《Not Your Business Anymore》,时智宇,80x100厘米,布上丙烯,2025
《擦不⼲的眼泪》,许北颖,130×45×175厘米,动态装置,2023
《失控的景观1》,杨杰,105×76厘米,布⾯丙烯,2022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