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保加利亚艺术家漫步虹口,将以木口木刻创作“对话”鲁迅

转自:上海虹口 2025-10-16 19:53:49

10月15日,《相约北外滩》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采风之旅在虹口启幕。作为此次采风嘉宾,保加利亚版画大师彼得・拉沙洛夫先后走进虹口文化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木刻讲习所旧址等场所,开展了一场兼具文化探寻与艺术灵感捕捉的深度对话。

作为虹口区《爱上北外滩》文化品牌的升级版,《相约北外滩》秉持“国际化与在地性融合”理念,计划通过5到10年的运营,持续推进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此前,已有意大利、奥地利艺术家到访虹口,以“城市行走” 的方式感受区域历史文化风貌,为跨文化交流积累了丰富实践。

此次到访的彼得・拉沙洛夫,与中国有着数十年的深厚情谊。自2007年起,他便在四川美术学院任教,将欧洲古典木口木刻技法传授给中国学生,这也是他第六次来到上海。得知此行要探访虹口戏剧遗迹与鲁迅足迹,彼得充满期待。“我很早就在书本上了解鲁迅,知道他把西方木刻版画艺术带到中国。这次能来到他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我觉得是真正走近了他,感受他的精神力量。” 

在虹口文化馆,彼得参观了 “虹口有戏” 百年戏剧展。通过展陈的影像资料,他了解了虹口戏剧的发展脉络,直观感受不同时期虹口戏剧在题材创新、艺术形式变革及社会影响力方面的演变。当驻足于大型情景剧《鲁迅在上海》片段前时,彼得特意摄录了一段视频,他说:“这次我想专门创作关于与鲁迅相关的作品,所以要仔细记录这些影像资料,更深入地了解他。”

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彼得对墙上的版画装饰格外关注。他评价:“这些版画风格多样,有的质感鲜明,有的画面直观,饱含对抗敌人的力量,还有的风格极具现代感,需要观众用想象去解读。” 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他走近公啡咖啡馆、艺术剧院旧址等地,沿着历史街巷的肌理,触摸老建筑承载的记忆,感受虹口独特的文化氛围。

作为欧洲古典木口木刻技法的完整继承者,彼得的创作极具特色。木口木刻被誉为版画艺术中的“绣花功夫”,是在极其坚硬的木材横截面上进行微雕创作。为追求极致精度,彼得常借助显微镜创作,一幅作品往往要耗费2至3个月。

彼得告诉记者:“今天看到的每一处建筑、每一段戏剧影像、每一件与鲁迅相关的展品,都帮我更真切地触摸到他的思想。我必须好好整理这些珍贵的素材,让它们成为创作中坚实的灵感支撑。”

他特别提到木刻这一艺术形式的特殊意义:“鲁迅先生当年将西方木刻版画引入中国,并推动它在中国发展;如今我带着欧洲古典木口木刻技法来到这里,想用同样的艺术语言创作与他相关的作品。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一场跨时空的文化对话。我会尽最大努力,呈现出我心中那位兼具思想深度与人文温度的鲁迅先生形象。”

据了解,后续,“相约北外滩”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将邀请更多国际艺术家定期走进虹口,这些艺术家将以多元文化视角为“镜头”,以独特艺术语言为“画笔”,把对虹口故事的感知与思考,转化为版画、绘画、装置、影像等艺术作品。驻留计划还将通过主题展等形式,将这些创作集中呈现。届时,观众不仅能透过艺术作品读懂虹口的过去与现在,更能直观感受中外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交融和共鸣。

本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中视文旅艺术研究院、中国数字电视国学频道上海中心主办。

记者:何娉

图片:主办方

编辑:何娉

好消息!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干眼护理服务→
TA变色了,秋凉还会远吗?
不用去山西!云冈石窟“搬”到虹口,这个特展值得冲
落地北外滩的这个国际大奖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