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太治愈!植绿焕新让历史街区藏满鲜活浪漫

转自:徐汇通 2025-10-16 13:42:26

漫步徐汇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天平路,老洋房的红瓦坡顶、里弄的斑驳砖墙、梧桐浓荫的街巷肌理,是刻在街区骨子里的时光印记。如今,一场“小而美”的窗阳台绿化提升工程,正让这份历史韵味与自然生机撞个满怀。这里的绿化,不单是“种花种草”,更是兼顾历史风貌、安全规范、居民意愿与艺术美学的精细化答卷。

天平路“悟同”咖啡——绿境空间(花槽式、爬藤式)

要让绿意与历史风貌“和谐共生”,细节里藏着大学问。天平街道严守“不破坏建筑外观协调性”的底线,针对不同风格的老建筑定制方案,选植与建筑气质匹配的爬藤植物、悬挂植物,让枝叶顺着雕花栏杆自然舒展。建于1892年的衡山路23号洋房,作为衡山路上最“年长”的建筑,如今其窗畔的红花绿意与南欧风格的悬挑阳台相映成趣,不仅没冲淡历史感,反而让老建筑多了份灵动。未来,这样的“一街一景、一弄一品”,将成为天平街道的新标识。

衡山路23号挑阳台——南法风格布置(花架式、悬垂式、立面式、高定仿生花)

这项工程的实施,离不开“众人拾柴”的合力。政府牵头搭台,专业联动设计,更把“主角”位置留给居民、单位和商户:有居民主动分享自家阳台的“养绿经验”,有商户结合业态布置门头、产品联名……从“政府引导”到“全民参与”,从“精细设计”到“长效维护”,每一环都凝聚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力量,只为让历史街区在方寸之间,绽放新时代的光彩。

学校等单位的窗台搭配小巧精致的盆栽,既不喧宾夺主又添生活气息

达汇花园“绿房子”被评为上海市立体绿化优秀案例

窗阳台绿化不仅对城市环境有着显著的益处,它还能进一步丰富城市的绿色空间,减轻热岛效应,并有助于营造和改善局部的微气候。对于老旧城区的改造而言,这一绿化方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窗阳台作为建筑立面景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通过巧妙地运用植物的质感、色彩以及合理的搭配,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植物景观,为老城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老建筑的原汁原味。

记者:曹香玉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