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海滨三、四村主通道,这里的停车、通行状况令人耳目一新。昔日通道两侧停满机动车和自行车、电瓶车,主通道被迫变成“肠梗阻”,如今这种情况一去不复返,从通道东大门到海滨中学西侧围墙的200米通道更是今非昔比,黑白相间的立柱醒目齐整,将主通道的物理空间科学划分,实现了通道的人车分离,也杜绝了主通道上的乱停车。 吴淞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放学时间段,我们建议高中(海滨中学)的学生家长不要再进入小区来接送孩子,吴淞第三网格协调了农工商超市停车场等邻近的外部停车资源,为学校的家长在放学时段提供一个小时免费停车时间,方便家长将车停在小区外面,无需再进入小区。在家长与学校的配合下,放学时段的拥堵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同时,物业和居委会共同对小区内部的停车位做了更加合理的规划,通过微改造增加了6到8个停车位。通过疏堵结合、多方协同发力,成功解决了海滨三村、四村主通道的老大难问题。上下学高峰时段,交警、物业等各方也在关键点位开展引导疏通,维护了良好秩序。”
海滨三、四村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内有三所学校,包括一所高中、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高中和幼儿园分别紧挨着海滨三、四村主通道,而它们的大门就开在这条通道上。由于小区主入口位于牡丹江路商业街东侧,海滨三、四村主通道就成为居民日常出入的“咽喉要道”,并且是紧急时刻的“生命通道”——消防通道。然而,因三所学校上下学时段高度重叠,这条通道陷入“定时拥堵”的僵局,车流人流高度交织,入夜后更是成为一部分车主自行停车的地方,居民驾车回家困难重重,也严重影响了消防车、救护车的进出,“民生通道”成为社区的“心头之痛”,居民要求整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破解这里的“肠梗阻”,吴淞第三综合网格在今年5月份组建了“海滨三、四村消防通道整治工作小组”,汇聚消防、公安、城管、建管、城运、物业、社区等多方力量,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网格联席会议平台,多次召开现场协调会,倾听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居民及校方意见,“精准把脉”拥堵症结,最终决定以“疏堵结合”的方式严守安全底线,彻底打通“民生通道”。 从6月下旬开始,一个又一个“大招”纷纷落地。通过清退占道车辆、协调借地停车、实施“微改造”内部挖潜、推动海滨中学周末开放学校停车资源、组织多方护学引导文明出行、开展深入宣传引导等一系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8月底全面完成了整治,使以往“寸步难行”的主通道焕发新生,居民的停车难题也得到缓解,居民满意度、安全感显著提升。
此次整治通过发挥综合网格的牵头作用,网格长履行第一责任,提升部门间高效协同、整合的效能,破解了因条块分割导致的“权限壁垒”和“资源困局”;通过组建“通道志愿者巡逻队”,结合街道城运中心监控系统,实现“人防+技防”全天候监管,做到智慧赋能、长效管护,避免了“民生通道”拥堵问题回潮。 党建引领、网格攻坚,海滨三、四村主通道“定时拥堵”难题迎刃而解,成为吴淞街道基层治理的又一个生动案例。
记者:段小龙 仲昱峰
编辑:张思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