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物华路(四平路-太平桥支路)积水改善与大修工程已全面完工,道路恢复通行。此次改造通过系统升级,让这条曾经“逢雨易涝”的老路焕然一新,为市民带来了更安全、舒心的出行体验。
物华路(四平路-太平桥支路)长约415米,与四平路、银欣路、香烟桥路、沙泾港路、太平桥支路平面相交。过去,该路段因排水管道老旧、部分路段地势低洼,每逢大雨就容易积水,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交通安全。
此次积水改善工程拆除了老旧管道,新铺418米长的DN1000大口径雨水主干管,并接入四平路现有雨水管网;同时,对道路两侧的雨水支管同步升级,形成全新的高标准排水网络。
为进一步提升“快排”能力,路面雨水口全部升级为预制塑料立式单箅雨水口,并加装截污挂篮,能有效拦截树叶、垃圾等杂物,防止管道堵塞。
除了解决积水难题,工程全方位提升了道路品质。原先颠簸的水泥路面,全部改为沥青路面,通行更加舒适安全。
此外,道路建设中巧妙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人行道全线铺设透水砖,使雨水能迅速下渗,从源头减少路面积水;沿线新设花坛采用“下凹式绿地”概念,既能滞蓄雨水,又能美化环境。
交通标线也重新施划,原有人非隔离护栏更换为标准化禁车柱,进一步保障了人车通行安全。
物华路沿线商铺和居民住宅密集,早晚高峰交通繁忙,施工作业面狭窄。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项目以党建为引领,构建起“多方协同、群众监督”的工作模式,搭建起政府、参建方与社区居民的沟通桥梁。施工方通过“分段施工、错峰作业”“半幅封路、半幅通行”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交通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把“便民利民”的初衷落到实处。
▲施工采用“半幅封路、半幅通行“方式
近年来,虹口区大力推进道路积水改善和大修这一重要民生工程,先后完成了花园路(水电路—中山北一路)、同鸣路(中山北一路—西江湾路)、玉田支路(赤峰路-玉田路)等多条道路施工,并在香烟桥路实施“小包围泵站”临时排水工程,显著改善了强降雨时的道路积水问题。
此次物华路排水能力升级后,与香烟桥路“小包围”泵站协同配合,有效提升了片区整体内涝防治水平,让居民下雨天也能安心出门。区市政水务中心表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群众需求,推动更多基础设施升级项目落地,持续提升中心城区的宜居品质与居民幸福感。
记者:陈怡
图片:陈怡
编辑: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