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家园的“涓涓细流”被细致守护,精准滴灌?如何让社区的“阳光雨露”,滋润每一处角落的成长?走进宝山区杨行镇天馨花园社区,这份美好的家园愿景,正伴随着亭廊间的徐徐清风,悄然融入居民生活的日常风景。 天馨花园东大门 近年来,天馨二居党总支以“亭”为媒、融“廉”入景,将抽象的廉洁理念,化作居民身边可感可融的日常风景,让清风正气如亭亭之莲,静静植根于邻里之间,悄然绽放于心田。 小区网格管理示意图 阵地:九座廉亭,清风抬眼可见 小区原有两个凉亭,名为“馨悦双亭”。为让廉洁文化在小区落地生根、融入日常生活,社区新增七座凉亭,形成九亭格局。 中心广场:宏利双亭 近263号:馨悦双亭 “宏利双亭”变身“议事角”,居民在此共商公共事务,参与资金监督、项目提议;“馨悦双亭”伴白鹭,自然中见清朗。 近126号:蝶琴双亭 北门处:利馨亭 “利馨亭”设有廉政与社区日常工作宣传栏,让政策法规常新,清风动态常在。 近320号绿地健身广场:兆成苑 近368号南侧:暖馨亭 每座凉亭均设置专属二维码,实现廉洁宣传从线下延伸至线上。 牌述清风,码载廉韵 居民“扫码之间,清风正气指尖览”,廉洁文化从“可观可赏”的景致,深化为“可感可悟”的日常体验。 九座廉洁文化亭如珍珠散落社区,形成“一步一亭一清风”的生态网络。它们不只是歇脚处,更是廉洁文化的“流动课堂”和“互动空间”。 机制:亭台延伸,民主循章来 天馨二居以“亭”为基点,建立起涵盖议事、教化、服务与党员作用发挥的四大机制,构建起稳定可持续的社区治理体系。 议事纳民意 议事机制:在亭中召开议事会,广泛收集民意,持续优化居务公开、监督及协商等流程。 亭中议事 教化机制:依托凉亭开展廉洁故事分享、家风传承等主题活动,使廉洁文化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浸润人心。 “馨”里话调解室 爱心缝纫 服务机制:依托“达人工作室”,根据居民特长组建调解、缝纫、医疗等服务小组,吸纳社区人才60余位,累计开展服务千余次,已成为社区治理中不可缺少的支撑力量。 党员机制:通过“一个支部一件实事”与党员责任区制度,推动党员兼具多重角色。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廉政教育等活动10余场,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80余件,切实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平台:亭汇多元力,协同共治成 以“1498馨党建”平台为枢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依托“1”个支部强引领,贯通“4”制“四化”促联动,盘活“9”座廉亭筑阵地,汇聚“8”方力量齐参与,凝聚起强大的社区治理合力。 红色路线研学行 环境整治 常态化服务:开展红色教育、环境整治、“每月爱心理发”等便民服务。 便民服务 “社区小先生”助宣传 主题化活动:节假日举办“馨享日”等系列活动。 端午包粽子 走访慰问 多元化共治:携手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共同实施了外墙彩绘、新增西门外夜间停车位及修复健身区域配套防滑塑胶地面等公共空间微更新项目。 累计组织活动百余次,营造“公约共守、清风共倡”的社区氛围。 成效:亭暖民心,廉雨润心田 “有事亭里说,有难亭里帮”。今年以来,通过“亭里说事”机制,成功调解邻里纠纷20起,解决居民各类诉求80余件,群众满意度超过98%。 廉润民生处,清拂展示牌 此外,党总支创新推出社区“月刊”,通过“社区通”、宣传栏等渠道发布,让居民实时掌握社区动态,实现“清风常伴、家事共知”。 社区月刊 天馨二居始终以百姓幸福为最暖底色,其党总支紧紧围绕九座凉亭,打造融廉于景、寓教于常的温馨空间。亭中传清风、解民忧、议家事,让廉洁文化润物无声,成为照亮社区治理与民生幸福的温暖之光。
通讯员:顾颖飞
编辑:张博宇
资料:杨行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