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呼吸道疾病(感冒、流感、支气管炎、肺炎)
原因:冷空气刺激呼吸道,使黏膜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和细菌便乘虚而入。同时,降温后孩子们多聚集在室内,通风不良,增加了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症状:发烧、咳嗽、流涕、鼻塞、喉咙痛等。
2. 消化道疾病(病毒性肠胃炎,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等)
原因:天气转冷,病毒更加活跃,儿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食物等,极易感染。
症状:呕吐、腹泻、腹痛、发烧等。
3. 过敏性疾病(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原因:冷空气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物理刺激,可诱发过敏体质儿童的呼吸道症状。同时,为了保暖,紧闭门窗,室内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积聚,也容易引发疾病。
症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流清涕、打喷嚏等。
突然降温时,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给孩子裹上厚厚的衣服,生怕孩子着凉。但过度保暖反而会让孩子出汗增多,一旦吹风,更容易引发感冒。科学保暖要遵循“分层穿衣、按需调整”的原则。
首先,要注重关键部位的保暖。儿童的头部、颈部、腹部和足部是热量容易流失的部位,也是受凉后引发疾病的“重灾区”。外出时,给孩子戴上透气的帽子;搭配一条柔软的围巾;穿着高腰的裤子或在衣服内搭配背心;选择透气、保暖的袜子和鞋子。
其次,穿衣要讲究“分层”。内层透气、中层保暖、外层防风。这样既能保暖,又能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灵活增减衣物。
另外,注意避免“穿衣误区”。不要给孩子穿过于紧身的衣服,会影响孩子的活动,也不利于血液循环;睡觉时,不要让孩子穿着过厚的衣服或盖过重的被子,以免影响呼吸和睡眠质量,小婴儿可选择宽松保暖的睡袋。
饮食搭配上,要注重“温热、营养均衡”。多给孩子吃温热的食物,比如热粥、热汤、面条等,既能温暖肠胃,又容易消化吸收,避免给孩子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刺身等,以免引发腹泻、呕吐等问题。
同时,要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虾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橙子、苹果、菠菜、西兰花等;适当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全麦面包等,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抵御寒冷。
此外,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孩子暴饮暴食。
突然降温后,室内外温差较大,很多家庭会紧闭门窗,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病菌容易滋生,增加孩子感染疾病的风险。
首先,要坚持“定期通风”。每天早晚各打开门窗通风一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避免孩子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
其次,要做好“家庭清洁”。定期打扫家庭卫生,清理地面、桌面、沙发等家具表面的灰尘;经常清洗孩子的衣物、被褥、玩具等,避免病菌附着在这些物品上,通过孩子的接触进入体内。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清洁剂,以免对孩子的呼吸道和皮肤造成伤害。家长外出回家后,应先洗手、换衣再接触孩子。
另外,要注意“室内湿度调节”。突然降温后,室内空气容易变得干燥,会刺激孩子的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不适,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可以使用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让孩子的呼吸道保持湿润。要定期清洗加湿器,避免加湿器内滋生细菌和霉菌。
突然降温后,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外出运动受凉,但长期“宅家不动”会导致孩子的身体抵抗力下降。适度的运动能够促进孩子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在室内进行简单的游戏活动,如爬行、堆积木、玩球等。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在天气晴朗、风力较小的时候,外出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跳绳、骑自行车等,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1小时左右。
外出运动时,要注意做好“热身”和“保暖”工作。运动前,让孩子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如拉伸、跳跃等,活动关节和肌肉,避免运动时受伤;运动过程中,根据孩子的出汗情况及时调整衣物,避免孩子出汗过多后受凉;运动结束后,及时给孩子擦干汗液,穿上外套,避免冷风直接吹到孩子身上。
避免在雾霾天、大风天或气温过低的时候带孩子外出运动。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大型商场、游乐场等)。
即使做好了各项预防措施,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体温、睡眠等情况。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1.高烧不退:体温超过39℃,或使用退烧药后效果不佳。
2.精神萎靡:孩子异常烦躁,或精神差、嗜睡、难以唤醒。
3.呼吸异常:出现呼吸急促、费力、或伴有喘息声。
4.严重呕吐腹泻:无法进食进水,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小便量明显减少等)。
5.出现惊厥。
降温不可怕,科学应对是关键!
突然降温虽会增加儿童患病风险,但家长只需做好“四维防护”:保暖-灵活增减衣物,重点护住头颈、腹部;饮食-补充水分+高蛋白食物,避免生冷;运动-适度户外活动提升免疫力,避免出汗后受凉;环境-保持室内通风+适宜温湿度,减少病原聚集。
再配合每日健康观察:如精神状态、体温、排便情况等,就能为孩子筑起温暖防线。
封面及配图来源:摄图网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