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38亿细菌藏指尖!你的手洗对了吗?

转自:今日闵行 2025-10-15 13:13:54

今天是第18个“全球洗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做个洗手英雄”。在这个看似“孩子气”的主题背后,蕴含着每个人都应重视的健康学问,因为在我们每天使用的双手中,隐藏着一个超乎想象的“细菌小宇宙”

世界卫生组织在《卫生保健中手部卫生指南》中指出,一双未洗过的手可沾染80万个细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显示:每只手上竟有150种不同细菌,且左右手细菌重合率不到20%,宛如两只手各自掌管着一个“微生物小王国”,虽互不干扰却都暗藏健康风险。

注意!指甲缝或是健康“隐形炸弹”!微生物学专家MarkusEgert教授指出,指甲缝堪称微生物的“热带雨林”,一克指甲垢中细菌数量高达38亿个。其中,既有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这类与人体相安无事的“友好邻居”,也不乏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等危害健康的“杀手”。这些细菌会趁你揉眼睛、拿零食、剥水果时,悄然侵入人体,进而引发疾病。

早在19世纪,洗手的重要性就已被事实证明。然而当时该理论无人信服,直至微生物学发展,人们才明白:洗手是阻断疾病传播最简单、最省钱且最有效的方法。

如今,“全球洗手日”已悄然走过近20年的历程,其初衷正是希望更多人能铭记洗手的重要性。然而,仅仅知晓“要洗手”远远不够,倘若洗不对等于白忙活。若想成为当之无愧的“洗手英雄”,以下几件事务必牢记于心:

01

要清楚啥时候必须洗手

  1. 饭前便后肯定要洗;

  2. 接触宠物及处理排泄物后要洗;

  3. 准备给孩子喂饭、照顾老人之前要洗;

  4. 咳嗽、打喷嚏用手捂过口鼻后也要洗;

  5. 摸过公共设施,比如电梯按键、共享单车、门把手之后要洗;

  6. 尤其是去超市、商场、医院等这种人多的公共场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别把外面的细菌带回家。

02

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先用流动水淋湿双手,涂抹适量洗手液或肥皂,然后按照以下七个步骤(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揉搓双手,且揉搓时间至少要达到20秒(这个时间正好可以唱2遍生日快乐歌):

1.内(洗手掌)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揉搓;

2.外(洗手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互相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3.夹(洗指缝):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沿指缝互相揉搓;

4.弓(洗指背):弯曲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5.大(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立(洗指尖):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7.腕(洗手腕):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03

洗完手后仍需保持警惕

建议优先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若选择使用毛巾或手绢,务必做到勤洗、勤晒、勤换。否则,刚洗净的双手极易被二次污染。此外,洗手时还要避开以下常见误区:

1.为节约用水用盆水洗手:盆水没有流动性,洗手后水会变脏;若多人合用一盆水,还会加剧手部污染;

2.洗手液用得越多越干净:大量使用洗手液并反复揉搓,容易损伤皮肤,反而会给病菌侵入创造机会;

3.不用皂液或洗手液洗手:仅用流动水洗手无法做到彻底清洁;

4.用擦手来代替洗手:用卫生纸、手绢等擦手也不能替代洗手。

“做个洗手英雄”不单单是一句口号,对于孩子而言,学会正确洗手,能够减少生病的概率,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坚持正确洗手,则是守护全家健康的重要保障。

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养成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做个洗手英雄,成为自己和他人健康守护者!

供稿:区卫生健康委

编辑:顾彩华(见习) 陈美玲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