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告别拥堵!校门口交通优化,家长直呼“太省心”!

转自:上海宝山 2025-10-15 12:34:49

路口概况

宝山区至德实验学校(原行知二中)位于宝山淞宝城区内,校门口所在的海江一路宽约9米,北向南机动车单向通行,非机动车南北双向通行;海江三路宽约15米,为东西双向机非混行道路,因早晚高峰期间至德实验学校大量学生由家长驱车接送,导致相关时段内校门周边临时停车需求极大,严重影响了海江一路、海江三路的正常通行。

图1 地理位置示意图

存在问题

(一)通行秩序混乱

至德实验学校周边分布的多个住宅小区,上下学时段,家长接送车辆利用校门口道路两侧空间临时停车,叠加日常上下班车流,造成学校出入口行人、非机动车及机动车混行交织严重,影响车辆通行效率的同时存在一定的事故隐患。

(二)停车矛盾突出

至德实验学校现有在校学生约1800余人,经统计其中超半数学生上学通过家长驾驶机动车接送,学校周边道路停车资源无法满足大量家长车辆的临停需求。此外,因大量临停车辆占据了有限的道路资源,导致经常出现流量溢出至路口,影响牡丹江路-海江路-海江一路-永乐路合围区内多个上下游路口的正常通行秩序。

图2 优化前路口通行秩序混乱

优化措施

为确保校园周边通勤安全有序,市公安局交管总队会同宝山交管支队多次踏勘现场,经市、区两级交管部门研究,决定从调整交通组织、调整交通信号控制以及挖掘路外停车场所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应优化方案。

(一)增设高峰期间管理措施

根据学生集中进出时间段,对海江一路、海江三路采取高峰时段单向循环的交通管理措施,一是禁止车辆在海江三路全路段掉头,二是引导从海江路北向南行驶车辆在海江一路与海江三路路口北向西通过海江三路驶出,三是引导从海江三路西向东车辆在海江一路海江三路路口西向南通过海江一路至永乐路驶出,减少车辆交织。

(二)标志标线完善

一是在学校大门两侧漆划非机动车停车位及设置相关引导标志,指示非机动车在学校大门对面两侧人行道车棚内有序停放,严禁等候学生的非机动车停放在校门口车行道内,进一步减少行人与非机动车冲突;二是擦除海江三路(牡丹江路至海江一路)段收费停车泊位,释放非机动车骑行空间;三是在海江三路设置中央隔离设施,进一步规范路权;四是拆除海江三路靠近学校门口南侧的行人与非机动车隔离护栏,方便学生临时上下车。

(三)优化信号配时

在学校周边道路实施单向循环管理期间,大量机动车通过永乐路东向西方向驶出,因此针对性优化了牡丹江路永乐路丁字路口高峰信号配时方案,将东西向行人信号绿灯在原有基础上提早5秒“早断”,配合单循环模式最大限度提升永乐路左、右转的机动车通行效率,确保接送车辆能快速疏散。

(四)协调路外停车资源

积极协调周边海江三路至校门口的海江新天地商业地块南北2处地下停车场,在晚高峰时段开放2小时免费停车,将等候学生放学车辆引导至停车场内停放,进一步释放相关道路的通勤能力。

优化效果

上述措施实施后,至德实验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平稳有序,上下学高峰期间接送车辆排队拥堵、交通秩序混乱等情况大幅改善,海江一路、海江三路、永乐路等通行秩序明显好转,且相关措施实施以来未发生交通事故。

图3 优化前路口通行秩序混乱

图4 优化后路口通行秩序稳定

案例总结

本案例针对宝山至德实验学校门口通行秩序乱、停车资源紧张等情况,经市、区两级公安交管部门协同发力,通过增设高峰期间管理措施、优化标志标线、优化信号配时、协调路外停车场等措施,多措并举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通行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师生及过境交通参与者的出行体验。

编辑:王之仪(实习)

资料:第4焦点上海交警微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