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国商业作家撰写的首本关于埃隆·马斯克的传记在中国出版了。当时熊胤江20岁,在美国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
在《硅谷钢铁侠》这本厚厚的传记里,马斯克三个字,是某种激励目标。他想像马斯克一样,做一家科技公司,一家名字能够刻在科技变革里程碑上的企业。
后来熊胤江创业的合伙人,也是这样一个“奇怪的人”。他们在高中阶段一次支教中认识。睡在一张硬板床上仰望星空,熊胤江抛出一个朴素的问题: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做一家科技公司。”在高中时代一众“想成为外企白领”“公务员”“飞行员”的常规答案之外,同伴给出的答案让熊胤江的眼睛亮了,他似乎找到了那个跟他拥有共同信仰的人。
2022年,光本位智能科技公司成立,两个人未成年时许下的梦想,在此刻交汇。他们做成了那件“很酷的事情”。
位于浦东张江模力社区的光本位智能科技
坐在位于浦东张江模力社区的办公间里,熊胤江偶尔会想起当年的自己,如今也已经变成了曾经期待的,“很酷的人”。
抓住芯片领域的范式转换
“电芯片的制程达到一纳米之后,将导致电子隧穿现象。也就是说,电芯片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无法再通过制程的提升来提高能效。未来,电芯片技术将很难再拉开差距。”
熊胤江要做的事,就是在电芯片的技术迭代即将接近尾声时,把光芯片推到市场上来。
说到芯片,普通老百姓多少也关注一点儿。今天我们使用的智能汽车、手机,都离不开高运算能力芯片的支持。
熊胤江他们更早看到行业内范式转换的潜在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AI算力需求迎来暴涨,对于芯片的能效要求也更高。而当电芯片的效能提升到达边际,光芯片恰恰可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它不仅不像电芯片那样高能耗,而且有着更快的传输速度。我们有望创造新的‘摩尔定律’。”
光本位的公司名字,也直观展现了两个创始人对技术的坚持和看法。公司成立3年来,已经自主研发了基于硅光加相变材料异质集成的光子存内计算芯片与光电融合计算卡,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光芯片存算一体的商业化公司。
现在,光本位智能科技70人的团队规模里,研发人员就有55人,占了绝大多数。
在电芯片的时代,中国并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但中国的光产业却有着丰厚的产业基础和旺盛的产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光芯片产品不仅不存在与西方国家的代际差异,我们甚至还有领跑的优势。”熊胤江说。
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光本位选择在浦东张江扎根。
一家光计算企业的首选之地
对熊胤江来说,上海原本是陌生的。
他是重庆人,在美国待了许多年。可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没有一座国内城市能像上海这样,拥有健全而完整的产业链条。
而光本位在上海选择了浦东,在浦东锁定了张江,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市中心确实有很多好的产业载体,但浦东离我们的制造环节更近。总部租在张江的模力社区,是为了离我们的上下游更近。”熊胤江说。
作为一家光计算企业,光本位的市场需要依托国内拥有旺盛AI计算需求的主体。有些是政府主导的智算中心,有些则是互联网大厂等云服务商。
“有时候,一家大厂的订单,就足以养活几家我们这样的企业了。这还不包括国内诸多智驾企业、机器人企业的订单需求。”熊胤江说。
而张江本身就像是一个无边无界的市场。光本位发展所需的供应商、客户,要么是一栋楼的邻居,要么是车程5分钟内的“本镇企业”,高度的产业密集,让老一辈“夹着皮包跑市场”的情景不复存在。
有时候,熊胤江甚至一个星期不离开办公楼,就能跟全国乃至全球行业内的主流企业打上交道。“模力社区五六层是开放工区,顶楼是展示厅,地方政府、业主方会隔三差五举办非常专业的沙龙、论坛、会议。去听两个小时,就能掌握行业内最新的资讯动态。”
“如果说过去的许多传统产业还能‘各做各的生意’,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像集成电路这样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必须要政府和市场形成合力。浦东在我们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能给出非常专业的关心,来自资本的、资源的、应用场景的,甚至是直接的订单,都会帮助我们成长得更快。”熊胤江说。
《财富》最年轻上榜者
在前不久《财富》(中文版)公布的2025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里,熊胤江以29岁的年纪,成为最年轻的上榜者。
光本位智能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熊胤江
往往只有这种时候,身边人才会忽而意识到,他不过是个刚走上工作岗位没多时的“95后”,却负责一家科技企业除技术研发外的一切事务,与政府,与市场,与方方面面打交道。
在结束某些重要场合的接待或发言之后,熊胤江偶尔会暗自感叹,自己就像“小孩在装大人”。
可他实在是个天生的创业者。他的大脑可以一天24小时“待机”,随时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听取各种汇报,做出不同决策。
他可以连续出差好几周,爱张江的理由里,有一条居然是“离浦东机场比较近”。
他来上海3年多,也只有周末偶尔去市区转转。他与联合创始人就住在公司隔壁的人才公寓,楼上楼下,休息也是加班,加班就是休息。
这两年,张江及周边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也带动了光本位综合效率的提升。如今,公司绝大多数未置业的员工,都能在张江及周边轻松租到价格合适、装修精致的公租房,“而且离公司也近,可以工作生活两不误。我们整个企业的运转也真正走上稳步发展的正轨”。
熊胤江开始有一些远景的期待和打算:未来10年,一定是光计算高速发展的10年。光本位也一定会在3年左右,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我相信,这是两件毋庸置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