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崇明 > 文章详情

崇明这支舞龙队,舞出一条特色育人之路

转自:上海崇明 2025-10-15 10:55:56

向化镇有一支“金牌”舞龙队——向化中学“龙耀向中”舞龙队,该队伍连续多年斩获区级比赛桂冠,拥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及完善的课程体系,曾多次代表崇明区参加演出展示活动,颇受群众喜爱。今年“龙耀向中”舞龙队代表上海市,活跃在了全国青少年舞龙舞狮锦标赛的舞台上。

“龙耀向中” 走向全国

“这是我们向化中学舞龙队首次冲出上海,入围2025年全国青少年舞龙舞狮锦标赛,孩子们都特别激动和自豪。”不久前,由向化中学老师宋耀兵带领的“龙耀向中”舞龙队在“普洛兰杯”2025年全国青少年舞龙舞狮锦标赛中荣获乙组舞龙自选套路第四名的好成绩,回忆起一个月前的比赛,带队老师宋耀兵仍难掩兴奋。

为了这场“上海首秀”,舞龙队从年初便开启备战,大半年的训练里,汗水与伤痛成为常态。白天,队员们反复打磨“8字舞龙”“游龙”“穿腾”等成套动作,每一个转身、每一次腾跃都追求精准;夜晚,宋耀兵会带领大家逐帧分析比赛录像,结合队员的身体状态调整动作细节。“磕碰、扭伤是家常便饭,但没有一个孩子叫苦。”有主力队员肩膀被踩伤、脚踝扭伤,依旧咬着牙坚持上场;即便训练中出现失误,队员们也会互相鼓劲。“大家都明白,赛场上的不是‘一条龙’,而是一个紧紧相依的集体。”宋耀兵说。

荣耀背后 “团魂”延续

这支金牌舞龙队成立于2017年,最初的目的只是想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舞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向化中学从六年级到八年级,每个班都有舞龙队,校级队则从各年级选拔13名优秀学生组成,既是充满活力的运动队,更是传承民俗文化的核心社团。

“我们能常年保持高水平,关键在‘老龙带新龙’的梯队模式。”宋耀兵介绍,舞龙队建立了预备队与主力队的衔接机制,每届六年级新队员入队后,都会由八年级的老队员“一对一”带教。不仅教基本动作、套路技巧,更会分享对“龙文化”的理解,传递团队默契与集体荣誉感。“技术能教,但‘魂’要靠日复一日的共同训练慢慢传。”正因如此,即便队员面孔年年更新,队伍里“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却始终延续。

今年以来,这支队伍已经获得上海市第十二届龙文化比赛二等奖、“我们的节日”崇明区军民舞龙比赛金龙奖、全国青少年舞龙舞狮锦标赛乙组舞龙自选套路第四名和规定套路第七名。

强健体魄 重塑精神

在宋耀兵看来,舞龙队的价值远不止“拿奖牌”。“对乡村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重塑自我的舞台。”八年来,他见证了太多孩子的蜕变。原本身体素质偏弱的学生,通过训练变得强壮,协调性、耐力都显著提升;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在集体合作中找到归属感,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更有学生通过舞龙懂得了团队责任,他们知道,一个人的失误会影响整条龙的效果,所以训练时格外认真。

学校里有一名来自单亲家庭的少年,曾因性格孤僻、成绩不佳陷入自卑。宋耀兵将他招入舞龙队,不仅教他舞龙技巧,更耐心与他谈心。“后来他慢慢融入集体,学习劲头也足了,最后考上了区重点民本中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舞龙队的毕业生中,不少人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考入青浦中学、崇明中学、上实东滩等市、区重点高中。

宋耀兵看着一届届孩子在团队里成长、蜕变,这种成就感无法替代。教育不仅仅是成绩,更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龙的传人 新的出发

如今,“龙耀向中”舞龙队的成长,不仅有学校的坚持,更有向化镇的全力支持。为保障训练,向化镇商会捐助了9条训练龙;此次备战全国赛时,向化镇政府还牵线搭桥,协调今喜农有限公司免费提供室内训练场地,让孩子们在炎热的夏天能安心训练。

此外,政府与学校还积极为队伍搭建展示平台,为孩子们争取各类展示机会。无论是市里青少年龙文化锦标赛、区里每年一届舞龙比赛、运动会开幕式,学校都鼓励他们出去“露露脸”,极大地提升了队伍的自信心和影响力。而在每年的端午、“二月二”、“灶花节”等传统节日,向化镇党群服务中心都会邀请孩子们进行表演,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

对于未来,宋耀兵已有了清晰的规划。在巩固男队优势的基础上,计划组建一支女子舞龙队。同时,他还打算在传统套路中融入更多“崇明元素”,创编以“生态岛建设”“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舞龙剧目,让古老的舞龙艺术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通讯员:李慧(向化镇基层新闻官)

编辑:陆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