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何不来一场与传统对话的手工之旅?
让我们相约“中秋·手工坊”,尝试着做一盏孔明灯、一只螺钿杯垫、一把桂月团扇,或是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体验金石传拓技艺。让我们一起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手工之美,收获一份独特的中秋记忆。
9月27日、10月6日分别将开展一系列亲子、青少年活动。
名额有限,速来报名吧!
活动一
飞火映天·孔明灯制作教学
放飞孔明灯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象征着团圆、希望和光明。人们相信,放飞孔明灯可以将心愿传达给上天,祈求平安、幸福和团圆。
本活动使用竹子作为孔明灯骨架,选取上博馆藏绘画明代《金盆捞月图轴》作为孔明灯的灯罩部分。学员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明 金盆捞月图轴
孔明灯 参考图
活动二
广寒流光 · 螺钿广寒宫杯垫手作
广寒宫是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嫦娥居于其中。中秋节夜晚,人们仰望明月,寄托对嫦娥与广寒宫的想象。螺钿工艺是一种以贝壳薄片镶嵌于木器、漆器等表面的传统技艺,光彩斑斓,纹样精美。其工序繁复,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
本活动选取上博馆藏文物元代《广寒宫图轴》作为手作成品的图案原型,学员可以精心打造一件螺钿工艺的广寒宫图案杯垫,沉浸式体验中式美学。
元 广寒宫图轴
螺钿杯垫参考图
活动三
千里共明月·非遗拓印体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的圆月象征着团圆,在文人的闲章中,也刻入了月宫的故事,和寄托于月亮的情思。上博藏有一枚宋代“千里共明月”印章,作者创意性地将“月”字设计成了月亮中玉兔在桂花树下捣药的场景,很有趣味。
本活动选取这枚印章的印面,放大后作为拓印对象,并特邀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上海市金石传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孔融带领学员体验拓印,共同感受这项被誉为“古代照相机”的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南宋“千里共明月”木印
拓印成品图
活动四
掬手揽月·桂月团扇手作体验
本活动以传统团扇制作为核心,学员使用扇骨、扇面、干桂花、颜料等材料,通过布贴花、包边、绘画等步骤制作个性化团扇。扇面是从上博馆藏文物清代赵之谦《昆玉金桂书画成扇》中提取的桂花图案,中秋佳节制作一把拥有上博特色的桂月团扇,十分具有纪念意义。
清 赵之谦 金桂昆玉书画成扇
桂圆团扇效果图
活动日期:
9月27日,10月6日(共2天)
预约开放时间:
9月27日场次(孔明灯制作教学、螺钿广寒宫杯垫手作):9月26日15:00
10月6日场次(非遗拓印体验、桂月团扇手作体验):9月30日12:00
活动地点:
上海博物馆东馆B1多功能教室一号、三号活动教室
⚠重要提醒:考虑到场地条件,本次探索宫中秋手工坊的活动地点位于上博东馆地下一层多功能教室中,不在探索宫内!
↑点击可查看大图↑
特别提醒:
1.活动教室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地下一层。
2.手工坊活动报名,请务必填写学生本人身份证(6-12岁学生需由一位家长陪同参与;13-18岁学生独立参与,家长不陪同),材料包数量有限,亲子家庭场限2人参加活动,含1份材料包。学生独立参加活动,每人1份材料包。
3.部分手工坊使用的工具包括剪刀、镊子等,亲子家庭场次中,请家长全程陪同学生参与,并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4.每位观众仅限报名一场手工坊活动。预约者请按时出席活动,缺席者将被限制预约后续免费教育活动。
5.如无法参加手工坊活动,已预约者最迟可在活动开始的24小时前取消预约。
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探索宫小程序,先预约探索宫门票,再在“课程活动”栏目内预约或报名。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古代文明探索宫”小程序码
在活动前后不要忘记前往东馆三楼探索宫体验哦,元宇宙里的中国传统节日上新中秋内容啦,更多精彩等你来探索!
如果无法参加手工坊,在中秋节也可以跟随探索卡游东馆!
在10月6日中秋节当天,一楼服务台对面折页架处可自行领取中秋探索卡,分时段限量发放,数量有限,领完即止!
供稿丨教育部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