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逛展,一边与“AI导游”聊天,可以随口提问,也可以拍照让其讲解。近日,走进上海敦煌当代美术馆的游客,多了一位特殊的“观展搭档”——由商汤科技与美术馆联合推出的AI智能讲解器“AI问客”。它不同于传统单向输出话术的讲解设备,更像一位有温度的“AI学者”,能陪游客聊文物故事、解艺术疑惑,还能定制专属观展报告,让逛展从“走马观花”变成“深度对话”。
讲解器租赁处
敦煌当代美术馆正举办2025年“登临出世界”大展,聚焦“塔”这一核心主题。展览汇集了东汉至元代的20余件珍贵文物,以及20余件(组)当代创作,从历史、建筑、文学、视觉艺术等多学科角度,带观众解读“塔”的文化内涵。其中既有承载古人精神信仰的文物珍品,也有融合现代科技的艺术创作,让“塔”的意象在千年时光里实现对话。
数字装置《映心》
比如东汉时期的青铜摇钱树,堪称展览的“历史活化石”。它由陶质底座与青铜主干组成,凝聚着汉代工匠的巧思与古人的精神追求;当代艺术部分则以科技为笔,重构“塔”的文化表达。数字装置《映心》便是典型代表,它以敦煌文物《塔状心经》为灵感源头,融合源自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法句经》P2381的“汉仪敦煌当代隶楷”书法字体,将传统纸面的塔形转化为沉浸式光影空间。
游客使用“AI问客”讲解器
儿童使用“AI问客”小方机讲解器
“AI问客”的加入,让这些展品的故事有了更鲜活的“讲述者”。它依托商汤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搭配灵宇宙小方机等硬件,能实现“语音+视觉+文字”多维度交互。游客看到东汉摇钱树想了解细节,随手拍张照,它就能细致解读底座纹路、青铜枝叶的寓意;对《映心》的创作逻辑好奇,语音提问“如何体现文化转化”,就能得到关于书法字体、光影技术与仪式感设计的完整解答。
拍照讲解功能
为了适配不同人群,“AI问客”还藏了不少贴心设计。游客能自主选择讲解声音风格,“潮流声”适配年轻人,“怀旧调”贴近长辈,“萌语调”受孩子喜欢;点击“馆长说”,还能听到敦煌当代美术馆馆长对展品的专业解读——比如从考古角度分析摇钱树的丧葬功能,从艺术史视角解读《映心》的当代价值,结合AI的知识输出,从多视角理解作品魅力。
逛展结束后,游客还能生成专属“AI观展报告”:不仅有参观时长、问答次数等数据,还有个性化标签——是对摇钱树频频提问的“历史好奇派”,还是沉迷《映心》的“科技艺术粉”,一目了然。“AI问客”还整合了虚拟IP迎宾、AR体验、智能路线推荐等功能,比如通过AR技术让游客“穿越”到汉代制作摇钱树的场景,进一步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内容推荐功能
作为专为文旅场景打造的产品,“AI问客”不仅帮游客实现从“打卡式参观”到“深度探索”的转变,还将助力美术馆、博物馆等场馆升级运营模式:从依赖人力的“成本中心”,转向用数据驱动决策的“精准运营”,比如根据游客对某类展品的关注热度,调整展陈布局或推出主题导览活动,进一步提升游客留存与转化。
记者:王永娟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