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担心电动车自燃着火,现在充电车棚装了喷淋,家里也安了烟感报警器,睡觉都踏实多了!”家住宝山区杨行镇西街村的王阿婆指着客厅天花板上的消防烟感器,笑着说出了村民们的共同心声。
近期,西街村聚焦村宅消防薄弱环节,扎实推进实事工程,在3个村宅区域同步落地电动车棚喷淋系统与入户消防烟感器安装项目,用2344个“安全哨兵”为140余户村民家中筑起安全“防火墙”。
靶向发力:破解村宅消防“老大难”
西街村部分村宅建成时间较早,长时间存在两大消防隐患:一是常用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棚缺乏消防配套,电池故障时易引发火情;二是村宅房屋结构紧凑,由于老人居住比例较高、外来人口租住多,一旦发生火灾,浓烟扩散快、人员疏散难。为切实解决这些“痛点”,村“两委”班子与消防志愿者们多次走访调查村域内实际情况后,将“消防安全升级”纳入年度工作清单,将消防安全工作前置,明确以“车棚防护+家宅预警”为重点,投入资源推进消防设施全覆盖。
精细落地:喷淋+烟感筑牢“防火墙”
“阿姨,这个烟感器装在客厅天花板中间,要是家里有烟雾,它会滴滴响,如遇火灾情况有助于第一时间逃生!”安装团队与消防志愿者逐家逐户上门安装与宣传,并在安装完成后贴心地为村民讲解烟感报警器的用途。针对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西街村对3个村宅的集中电动车棚进行全面改造,全部配置自动喷淋系统。一旦出现火情,喷淋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启动,抑制火情的蔓延。截至项目完工,西街村为村域内3个村宅的140余户村民家中共安装消防烟感报警器2344个,切实让安全预警延伸到生活每个角落。
民心为证:实事工程暖到“心坎里”
项目推进过程中,西街村始终坚持“施工不扰民、服务暖民心”,安装团队错峰作业、消防志愿者们逐户沟通,同步开展消防知识宣讲,让村民不仅“用上设备”,更“懂用设备”。如今,走在西街村的村道上,电动车棚的喷淋管道整齐排列,村民家中的烟感报警器静静守护,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保障”,成为村里最暖心的“风景线”。
从“忧隐患”到“安心居”,西街村以2344个烟感报警器为载体,将实事工程做到了村民心坎上。下一步,西街村还将定期开展消防设备巡检、应急演练、农村自建房夜查等工作,持续筑牢“安全防线”,用扎实的贴心守护为村民托起稳稳的幸福。
通讯员:顾颖飞
编辑:陆天宇
资料:杨行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