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文章详情

【科普先锋】注射放射性药物后能碰家人吗?核医学科护理中的“辐射防护”关键要点

转自:上海市同仁医院 2025-09-25 18:49:36

核医学科检查需要注射核素标记有放射性的显像剂,可它就像请来一位会慢慢消失的“特殊客人”,这种注射进体内的放射性药物能帮医生看清病灶,却也让人纠结:这时能抱孩子、和家人同桌吃饭吗?其实只要掌握科学防护要点,就能在配合治疗的同时守护家人安全。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并不可怕,关键是懂规矩、讲方法。

给“放射小客人”划个安全社交圈

不同放射性药物的“逗留时间”大不同。像做骨扫描常用的99mTc,半衰期仅6小时,24小时内就基本消失;PET-CT用的18F更“短命”,109分钟就衰减一半,8小时后接近安全水平。这类短半衰期药物,注射后24小时内和家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即可,短暂接触不用慌。

但治疗甲状腺疾病的131I是“慢性子”,服用后至少1周内要避免接触孕妇和儿童,必要接触时距离不能少于1米。

特别提醒:给婴幼儿喂奶的妈妈若接受核医学检查,99mTc类药物需暂停哺乳4小时,131I则要中断哺乳至少3周。

家庭防护的“三板斧”

防护核心就三个字:远、短、净。

1.远:距离越远辐射越少,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拥抱、亲吻等亲密动作;

2.短:接触时间要短,单次不超过5分钟,尤其要避免整夜同床睡。

3.净:勤洗手、讲卫生,接触患者衣物后及时清洁,患者的水杯、餐具单独使用。

特别提醒:多喝水能帮身体加速排泄,检查后当天喝够1500-2000毫升温水,让放射性药物尽快离开。

医院里的“隐形防护网”

医院对辐射防护早有准备。医护人员通过专业仪器实时监测辐射剂量,接触患者时会穿铅衣、戴防护手套,既保护自己也保障患者安全。

检查后若医生没特别叮嘱,说明辐射风险已很低。

记住: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只要遵医嘱做好防护,就不用过度焦虑。就像给“特殊客人”做好送别安排,科学防护能让治疗和安全两不误。

专家介绍

李成州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二十多年上海三甲医院从业经验,致力于肺磨玻璃结节和肺癌的早期诊断,国内为数不多的专职从事肺癌影像诊断的专家。

专家门诊:每周二上午

特需门诊:每周三上午

点击下方蓝字及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关于核医学的知识

供稿:许云鹏、宋   琼

审核:李成州

校审:戴   云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TONGREN HOSPITAL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欢迎关注同仁医院官方微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