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换季
保养手册
一场秋雨过后,你是否感觉凉意渐浓?清晨起床,是不是偶尔会腹胀、胃口不佳,或者突然来一阵莫名的腹泻?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不仅我们的衣物要换季,有些人们的肠胃更是迎来了它的“多事之秋”。昼夜温差拉大、夏季习惯的延续,都在悄悄考验着我们的消化系统。
一、为何秋天肠胃总“闹情绪”?
1.温差攻击,血管收缩
天气转凉,人体为了保温,血液会更多地流向心、脑等重要器官,相对而言,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就会减少,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
2.夏季习惯,负担过重
延续夏季的贪凉习惯,如喝冰饮、吃生冷瓜果,会刺激胃肠黏膜,引起痉挛,导致腹痛、腹泻。
3.病毒活跃,趁虚而入
秋季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胃型感冒病毒的高发期。天气转凉人们更多聚集在室内,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4.“贴秋膘”的误区
急于“贴秋膘”,突然摄入大量油腻、高蛋白食物,会骤然加重肠胃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二、秋季高发消化问题及应对策略
1. 肠胃型感冒(病毒性胃肠炎)
(1)补液是关键! 首选“口服补液盐Ⅲ”,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
(2)饮食上遵循“BRAT”原则:Banana(香蕉)、Rice(米粥)、Apple(苹果泥)、Toast(烤面包片)。这些食物易于消化。
(3)注意隔离,勤洗手,防止家庭内部交叉感染。
2. 功能性消化不良 & 肠易激综合征(IBS)
(1)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避免暴饮暴食。
(2)避开“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西兰花、红薯等,以及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
(3)腹部保暖+顺时针按摩:用暖水袋热敷腹部,并顺时针轻轻按摩,有助于缓解痉挛和胀气。
(4)管理情绪,适度运动,减轻压力对肠胃的影响。
3. 老胃病复发(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1)切忌自行乱用药!** 及时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2)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保暖,夜间盖好被子。
(3)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过酸、过甜及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三、肠胃平安“换季”的核心攻略
1.饮食“温润”为纲
告别冰镇冷饮,多喝温水。多吃温性、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
主食首选:小米粥、山药粥、南瓜粥。
菜肴搭配:清炖羊肉、白萝卜汤、蒸鱼。
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煎炸烧烤。
2. 起居“保暖”当先
早晚加衣,泡脚驱寒,防止秋风侵袭引起着凉腹泻:
及时增加衣物,夜间睡眠时一定要盖好腰腹部,睡前用热水泡脚20分钟,至身体微微发热,能促进血液循环,温暖全身,有益于改善肠胃功能。
3.运动“适度”有力
秋高气爽,适合进行慢跑、快走、太极拳等和缓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增强体质。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也避免久坐不动。
4.情绪“平和”为要
秋季容易产生“悲秋”情绪,焦虑、抑郁也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肠胃。多晒太阳,多与朋友交流,保持心情愉悦。
【友情提示】
如果您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便血、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持续呕吐、剧烈腹痛等“报警”信号,请务必立即就医,寻求专业消化科医生的帮助!
上海市长宁区科普项目
(编号:科普部〔2025〕
KPB064-XW )
供稿:刘 婧、王 娜
审核:施 敏
校审:戴 云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欢迎关注同仁医院官方微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