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崇明 > 文章详情

山海之间,传递的不只是医术更是医者仁心

转自:上海崇明 2025-09-25 13:37:58

山海情深,沪滇同心。今年2月,崇明区第十二批援滇医疗队奔赴云南省临沧市,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帮扶工作。这支由8名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队伍,涵盖泌尿外科、公共卫生、康复医学、中医全科等多个领域,深入多个基层医疗单位。半年间,他们不仅将先进技术带到临沧,并通过系统化培训为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还以一系列暖心服务,切实守护当地人民健康。

临沧百姓在家门口享优质医疗服务

在临沧部分山区,受地理环境及居民生活习惯影响,泌尿系结石发病率较高,以往一些高难度手术常需外援专家支持。自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殷金成赴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以来,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该院已能常规开展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等复杂手术。

半年时间内,殷金成在临沧累计完成手术175台,其中三、四级高难度手术占比显著提高。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因右肾脓肿导致反复发热,需立即进行腹腔镜下无功能肾切除术。这是一类难度最高的四级手术,病情复杂、不容延误。患者家属起初十分焦虑,担心无法在当地完成手术,直到得知有上海专家驻点支援,才终于放下心来。手术过程中,殷金成发现患者肾脏与周围组织存在严重粘连,大血管分离异常艰难。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巧,他历经三个小时的精细解剖与分离,最终成功完成切除。

不仅如此,他还将上海2024年最新开展的“末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引入临沧,显著提高了清石效率,减轻了患者术后负担。同时,他将输尿管支架留置时间从4周缩短至1周,通过优化术后管理,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在开展技术帮扶的同时,殷金成更注重“造血式”传授。通过手术示教、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专题讲座等形式,手把手带教本地医生。如今,该院医生已能独立开展此类手术,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临沧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样的转变不仅发生在泌尿外科。在该院肾内科,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肾内科主管护师黄红燕成功开展2例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填补了医院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她推广的“绳梯样穿刺”技术,科学规划穿刺路径,有效延长了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为促进技术传承,她借助超声设备,手把手带教穿刺操作,并指导科室护士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全面提升了整体护理质量。

该院中医科也同样开启服务升级新路径。城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李海涛针对当地采茶人多发的腰椎、颈椎和膝骨关节炎问题,引入了“项八针”“穴位注射”等中医特色技术,有效为患者缓解病痛。此外,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主管治疗师黄家君和崇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主管治疗师周雄,也分别开展康复理疗及中医伤科服务,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当地的医疗服务内容,也精准满足了群众的多样化就医需求。

从西医到中医,崇明医疗队带来的不仅是先进技术,更是医疗理念的全面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临沧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用真情守护临沧百姓健康

而比技术更触动人心的,是医疗队为这片土地注入的温情。主管护师黄红燕坦言,在医院的透析室里,患者常需静卧数小时接受治疗,周遭安静得只剩仪器的运转声。她深知,在治疗身体之外,心灵的关怀同样不可或缺。

为此,她主动转变了以往“重操作、轻沟通”的方式,积极开展健康宣教,用一句句问候、一次次耐心解释,打破了透析室的沉寂,也温暖了每一位患者的心。曾有一位40岁的患者,因长期不注意控制饮水量,经常超标摄入水分,给身体造成沉重负担。黄红燕并未止步于常规护理,而是主动走近他,细致讲解控水的重要性,并贴心建议他使用带刻度的水杯、含冰块缓解口渴、保持低盐饮食等实用方法。渐渐地,患者理解了她的用心,开始积极配合治疗。黄红燕也以身作则,带动科室其他护士共同传递这份关爱。如今,透析室不再只有仪器的滴答声,温暖的关怀让人性化的温度充盈整个空间。

这样主动靠前的关怀服务远不止于院内。医疗队深入临沧市邦东乡、圈内乡、蚂蚁堆乡等偏远乡镇,组织开展多场惠民义诊与健康体检,累计完成前列腺癌免费筛查490人次,成功筛查出多名早期患者,为后续干预和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建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主管医师王禹邯主动采取上门方式,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体检服务,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率。

在公共卫生领域,长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主管医师朱田柱着力优化耿马县预防接种流程,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建立微信群实时答疑等方式,加强科普宣传,有效提升了群众接种意愿和接种效率。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主任医师董建华则积极参与全科门诊与慢性病患者管理,细致指导患者规范用药,切实提高治疗依从性。

半年帮扶期虽短,但崇明区医疗队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已经在临沧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他们用医术和爱心,为沪滇两地的医疗协作写下了动人的注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记者:石思嫣
编辑:陆海华

责编:朱竞华、焦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