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健康上海12320 > 文章详情

如何跟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沟通?丨ASK专家

转自:健康上海12320 2025-09-25 10:10:26

每年9月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当认知的迷雾笼罩长者,常规的沟通方式往往失效,甚至成为冲突的导火索。那么,该如何跟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沟通?一起来看三大原则↓

图片来源:摄图网

01
耐心

阿尔兹海默病拖慢了患者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组织语言、回忆词汇、理解信息。

放慢节奏,静待花开

即使停顿、重复、词不达意,也要耐心等待,如同等待一朵迟开的花。避免任何形式的催促、打断或替患者说完

专注倾听,无声鼓励

用眼神、点头,以及温和的“嗯”“然后呢”传递专注与理解。给予耐心,是患者在表达困境中最需要的安全感

02
尊重

认知障碍扭曲了患者对现实的感知。强行纠正他们的“错误”认知,否认他们此刻体验到的“真实”世界,只会引发激烈的防御、恐惧或愤怒。

放下“纠正”的执念

避免直接反驳、批评或嘲笑那些看似荒谬的言行(如钱包被偷了、饭里有毒)。理解这些是大脑病变发出的扭曲信号,而非本意。

共情引导,顺势而为

尝试理解其言行背后的情感需求(安全感、被关注、掌控感)。与其争辩事实,不如先安抚情绪,并顺着其“现实”进行温和引导或转移。

03
倾听

当语言表达变得支离破碎,非语言信号(眼神、表情、肢体动作、语调)和零散词汇,便成为患者传达痛苦、需求与情感的宝贵“密码”。

全神贯注,身心在场

停止手头事务,面向患者,保持眼神接触。专注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安抚信号

解读“密语”,回应感受

不仅听“词”,更要捕捉语气中的焦虑、表情里的痛苦、动作暗示的不适(如反复捂肚子)。通过点头,以及简短的“哦?”“这样啊……”回应所接收到的信息,尤其关注其传递的情绪

确认需求,及时行动

耐心听完后,结合观察到的非语言信息,尝试确认其核心需求(是身体不适、害怕,还是无聊),给予恰当回应

为让全社会更多理解及关心关爱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上海市卫生健康公益咨询服务中心特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心理科的张少伟主治医师、仇琦主治医师,于9月25日下午通过在线访谈及电话咨询方式,为市民提供老年认知障碍及相关心理健康的咨询和指导

张少伟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老年精神心理科 主治医师

仇琦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老年精神心理科 主治医师

时间:9月25日13:30-14:30

地址:请点击理解老年认知障碍,多些耐心倾听与尊重链接进入提问页面,加入您想了解的问题,届时将由专家为您解答。

微访谈:@健康上海12320微访谈(新浪微博)

专家坐堂:14:30-15:00,欢迎拨打12320咨询。

更多阅读

保牙or拔牙?来听听专家怎么说~丨ASK专家

肥胖症与体重管理丨ASK专家

生活烧烫伤预防指南丨ASK专家

投稿提示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