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99岁老人重获“心”生!他们让老人多了一个安全靠谱的“心”选择

转自:上海宝山 2025-09-24 14:54:30

“杨爷爷,您能站起来走啦?”

“是啊是啊,感觉和我以前一样健康了。看来我的一百岁生日是可以过上了。”病床前的老人面色红润,喜笑颜开。

近日,宝山区罗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岩松带领团队成功为99岁高龄的患者植入Micra无导线胶囊起搏器。这不仅精准地解决了危及患者生命的心脏问题,更让这位近百岁的老人重燃生活“心”希望,同时标志着医院心血管内科在起搏电生理技术领域实现又一重大突破,为更多高龄心动过缓患者带来治疗新曙光。

时间回溯至一周前,此前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的杨爷爷,还能熟练为家人做饭、自由行走,甚至时常与老友们切磋棋牌技艺。然而,一场突发疾病打破了平静——他开始反复出现头晕、心悸症状,且病情持续加重,最终发展到无法正常行走,四肢还伴随不自主抖动。

在宝山区罗店医院检查后发现,患者心电图显示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意味着心脏的“电路系统”几乎完全中断,患者心率最低时仅有30次/分(正常为60~100次/分),血压也因应激反应飙升至230/70mmHg的危险水平,生命已然岌岌可危。

“父亲一直身体硬朗,突然变成这样,我们又急又心疼。”患者女儿坦言,此前她曾因自身疾病在罗店医院心内科就诊,医院专业的医疗技术和贴心的服务,让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对医院建立起深厚信任。正因这份信赖,在父亲生命垂危之际,她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罗店医院,期盼能帮助父亲重拾正常生活。

面对患者家属的重托与期待,心内科团队深感责任重大。在周密分析与评估患者病情后,团队决定为患者植入Micra无导线胶囊起搏器。相较传统起搏器手术中需切开皮肤、制作囊袋并植入电极的操作方式,Micra无导线胶囊起搏器具有创伤极小、术后恢复迅速等显著优势,更能适配高龄患者的身体耐受特点,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

“参数非常好!”手术中,李岩松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精湛的操作技术,仅用20分钟就成功为患者精准植入了Micra无导线胶囊起搏器,过程十分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心率恢复正常,头晕、心悸症状消失,四肢不自主抖动的情况也得到改善,精神状态和活动能力稳步恢复,重启幸福晚年生活指日可待。

李岩松主任介绍,Micra无导线胶囊起搏器只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克。手术全程不需要切开胸壁,不需要在皮下制作囊袋,更不需要穿过血管植入长长的电极。这种“无创伤、无导线”的优势,大幅降低了手术创伤与感染风险,尤其适配高龄、体弱或并发症较多的患者,为这类特殊人群的心脏起搏治疗提供了更优选择。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充分证明宝山区在心律失常微创介入治疗领域,特别是针对高龄高危患者的诊疗技术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同时也为更多受心动过缓困扰的老年患者注入了“强心剂”,让他们多了一个安全靠谱的“心”选择。

记者:唐捷 薛峰

编辑:张博宇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