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赵巷篇:锚定绿色发展主基调,绘就生态典范新图景丨践行“两山”理念,擘画美丽青浦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9-24 13:17:05

青浦区作为上海之源、江南水脉,生态本底优良,在践行“两山”理念中勇于探索、走在前列,在全面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发展中,率先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下面让我们将视线聚焦到前沿阵地,一同领略青浦各区域、各领域在“两山”建设中的特色实践与创新探索。

筑牢生态底色,绘就绿满赵巷新画卷

“出门就能见绿,散步就有林地,住在赵巷太舒服了!”这是赵巷镇居民对生活环境的直观感受。这份“绿意”的背后,是赵巷镇对生态保护的长期坚守——始终将生态作为发展根基,以林长制为核心抓手,全速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与增绿行动,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赵巷镇森林面积已达938.38公顷,公益林养护面积拓展至2700多亩,森林覆盖率23.20%,稳居青浦区第二。为守护好这片绿色家园,赵巷镇以林业总网为基础,将辖区划分为9个网格,落实林长协调闭环管理机制,给每片林地都配上“专业守护队”,让林业灾害防控、野生动物保护成为常态。不仅如此,赵巷镇还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休闲林地”惠民工程,让生态红利真正走进群众日常生活,“绿满赵巷,生态宜居”的特色品牌愈发鲜明。

推动“两山”转化,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赵巷镇给出了“因地制宜、差异发展”的答案。赵巷镇打破村域壁垒,统筹方夏、中步、和睦、崧泽四村的特色资源,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依托各村禀赋,差异化培育休闲林地、生态康养、农旅融合、文化IP四大产业,构建起“生态+农业+旅游+文化”的融合产业链。

在富民机制上,赵巷镇积极探索集体资源活化、社会资本引入,让村级经济焕发新活力:方夏村借生态优势打造休闲胜地,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打卡;中步村靠文旅融合带动村民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和睦村以资产盘活激活发展潜力,闲置资源变成“增收宝库”;崧泽村凭文化赋能塑造标杆项目,打响特色品牌。如今,四村“一村一亮点”,协同形成“全域共振兴”的产业布局,真正实现了生态资源向发展动能的华丽转身,让“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

文化赋能振兴,绽放六千年崧泽新魅力

走进赵巷镇崧泽村,6000年文明的厚重感与现代文旅的活力扑面而来,这里孕育着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基因。近年来,赵巷镇以“保护传承+创新活化”为核心,推进“崧泽映巷”项目,完成71户农户宅基地流转集中居住,保留房屋以集体资产入股,引入互集文旅运营,总投资1.5亿元构建起“一街、一岛、一禅院”的特色格局。

项目通过“保底+股金分红”模式,融合文、旅、商三产:复原“崧泽八景”打造核心IP,开发4大类13样文创产品,注册“一稻有米”商标,打造“传棋部落”等体验空间,全平台曝光超300万次。如今,“崧泽映巷”不仅成为上海源头文化的展示窗口,更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9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6.5万元,形成“文化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富民”的良性循环,让六千年崧泽文化焕发新魅力。

创新治理机制,构建生态共治新格局

“村里有环保问题,网格员很快就能发现处置,我们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赵巷镇村民的安心,源于镇里精细化、数字化的生态治理体系。赵巷镇将生态治理融入基层管理,依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及环保网格化管理,配备专职环保人员、协管员与联络员,组建专业巡查队伍,建立问题发现、协调、处置的闭环流程,对排污监管、企业环保设施等开展常态化帮扶检查。

在乡村发展中,镇里还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开发与资源利用,同步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餐饮油烟管控等污染防治工作,保障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同时,还结合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开展主题活动,印发低碳生活指南,在社区设置低碳宣传设施、搭建资讯平台,让居民成为生态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如今,“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众共建”的生态共治格局已然形成,为赵巷绿色发展筑牢了治理根基。

绿色惠民利民,共享生态发展新红利

赵巷镇坚持“生态惠民、绿色富民”理念,让生态红利直达群众生活:在方夏村,“口袋绿洲”随处可见,村民出门15分钟就能享受生态休闲;在中步村,文旅产业带动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1200元;在和睦村,产业发展解决了312人就业;在崧泽村,文化项目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四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从生态林地到文化场所,从产业项目到生活场景,赵巷镇让群众处处能感受生态之美、发展之益。如今,“精致生态幸福家”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赵巷镇也为长三角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赵巷经验”。

记者:沈千慧

资料:区生态环境局

编辑:吕斌

责任编辑:郭苗苗(首席)

终审:余民(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