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流动性这么大的上海,如何精准掌握社区信息?”“两地社工的角色有何异同?座谈会的气氛热烈而坦诚,香港交流团成员频频提问。”广中路街道的居委干部分享道:“我们的秘诀是‘走四百’——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每位干部负责一个网格,走访不只是敲门问候,更是带着问题去、想出办法回。无论是帮老人办理医保、调解邻里矛盾,还是陪伴独居长者聊天,每一件“小事”,都是他们心中的“大事”。话题还延伸至志愿者动员、长者照护、青年参与等议题。“群众的事情没有小事,都是我们需要关心的大事,通俗点讲,我们就是‘店小二’,服务好群众是我们的本职。”一个诙谐的比喻,道出了基层工作服务为本的本质,引来全场共鸣。
实地走访中,参访团穿过何花湾便民餐厅的后门,步入何家宅小区。得知这家餐厅通过花园坊产业园与社区共建,专门为小区居民开了一扇便民门,小区里的老人不再绕行就可以轻松前来用餐,参访团为上海基层治理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表示赞叹。
在成套改造项目沙盘前,参访团详细了解了水电路261弄的改造路径。这些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公房,大多没有独立厨卫。虹口区通过拆除重建的方式,为居民重塑安心、舒心、暖心的现代家园。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方中建科工与街道紧密协作,不仅开展义诊、健康咨询、新春慰问等活动,更邀请原住居民代表担任“一日监理”,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工地,实时回应居民关切。
此外,参访团还参观了广中街道社区食堂,体验“长者助餐+便民餐饮”一体化服务。参观天通庵路便民服务中心,体验商业运营与公共服务巧妙结合,真正实现了“15分钟生活圈”的高品质构建。“这里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到真正的温度。”参访团成员说道。
记者:曲姗姗
图片:曲姗姗
编辑:曲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