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青团上海市委的指导下,由共青团徐汇区委、徐汇区湖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上海胶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胶聚文化“聂耳专题”发起项目“守信青年工作室”承办的“悦耳——青年榜样的力量音乐文化特展”,于近日在湖南街道音乐街区汾阳路9弄“音乐+U”正式开展。
本次特展展出的黑胶唱片、手稿文献、资料书籍及影像资料
本次展览以“悦耳”为名,通过珍贵史料与沉浸式叙事,深情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向每一位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奋斗牺牲的先辈致以崇高敬意。
20多岁的聂耳,敏锐捕捉社会脉动,将对家国的赤诚、对民众的关切融入每一个音符。本次特展系统呈现了他短暂却璀璨的创作历程——从早期艺术探索,到《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码头工人歌》等经典作品的诞生,每一段旋律都镌刻着青年的担当与思考,展现了一位音乐人如何以艺术凝聚民族精神力量。
介绍聂耳的创作历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奋起抵抗,民族危亡之际的呐喊深深触动了年轻的聂耳。1933年,他随慰问团奔赴前线,亲历抗联将士的英勇无畏,这份震撼化作创作的澎湃动力。1935年,他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率先吹响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进军号角。那雄壮激昂的旋律,将祖国的召唤、民族的呼声与战士的怒吼熔铸一体,成为中华儿女同仇敌忾、顽强御敌的精神旗帜。无数仁人志士唱着这首歌,热血沸腾地奔赴抗日前线。
“聂耳曾是与我们同龄的青年,就像身边热忱的同学、挚友,以青春为笔、旋律为刃,在民族危亡时谱就不朽乐章。”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青年文联理事沈莉表示。
展览通过黑胶唱片、手稿文献、影像资料、历史书籍等多元载体,展出聂耳绝大多数音乐作品,深入解码其“以乐报国”的精神内核。泛黄的乐谱、陈旧的唱片,仿佛搭建起一条时空通道:观众既能看到他为打磨一段旋律彻夜推敲的专注,也能感受到他与志同道合者畅谈理想的热忱。
沈莉(右四)向青年们介绍文化特展
“他不再是史册里的符号,而是有细腻生活感知、热烈未来憧憬的鲜活青年。”沈莉强调,“街头的叫卖、工厂的机器声、青年的呐喊,都能成为他的创作灵感。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执着,让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与他共鸣。”
展览不仅是一次历史回望,更是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策展团队希望,通过还原一个真实、立体、可感的聂耳,引导当代青年思考:如何像他那样,将个人追求融入时代洪流,让青春之声既有温度,更有力量?
在旋律与文字之间,观众得以读懂一位青年榜样的成长与担当,也将在心中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本次展览由“守信青年工作室”策划承办。工作室以聂耳原名“守信”命名,既是对这位青年榜样的深切致敬,也寓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实守信”——这是年轻人走向社会的第一课。
“我们希望像聂耳一样,以蓬勃的朝气扎根生活,用真诚与热爱对待人生。”工作室发起团队表示,“更希望传承他心中的热忱与担当,让青年精神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记者:奚亮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