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水务海洋 > 文章详情

政务服务20周年丨他深耕海洋政务服务一线 筑牢蓝色国土管理基石

转自:上海水务海洋 2025-09-24 10:10:01

在上海市水务局行政服务中心(上海市海洋局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民生的第一线,闪耀着一群“不简单”的身影。他们是行政服务中心初创时期搭建政务服务框架的“拓荒者”,用智慧和汗水奠定了坚实根基;是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窗口、以精湛业务和真诚微笑化解群众难题的“老法师”,让水务海洋政务服务成为高效与信赖的代名词;更是勇立改革潮头、善用智慧赋能、不断推动审批流程优化与服务效能跃升的“创新者”,持续跑出便民利企的“加速度”。正是这些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个体,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创新,汇聚成上海水务海洋服务城市发展、保障民生需求的磅礴力量。

值此上海市水务局行政服务中心(上海市海洋局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上海水务海洋特别策划推出系列专题报道,通过聚焦这些水务海洋政务服务工作者,串联起上海水务海洋政务服务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服务初心与时代担当。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水务海洋政务服务人,聆听他们的心声,感悟他们的坚守与创新,共同见证二十年风雨兼程铸就的服务品牌,汲取奋进力量,展望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温暖的新篇章。

吴旸

在上海这片江海交汇的繁华之地,有一位在海洋行政审批领域默默耕耘十余载的“蓝色守护者”。他以工匠精神雕琢服务,以钉钉子精神破解难题,带领团队在海洋政务服务的浪潮中扬起“高效为民、规范管理”的风帆。他就是上海市水务局行政服务中心(上海市海洋局行政服务中心)海洋预审科科长吴旸。

一、做审批改革先锋:

数字化赋能高效服务

作为海洋审批改革的“践行者”,他始终站在“放管服”改革的最前沿,以数字化转型为强大动力,推动海洋行政审批效能实现跨越式提升。2010年以来,他投身海洋审批工作,累计办理审批事项2000余件,在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效的实践中,持续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改革动能。

精简材料与压缩时限

2018年“一网通办”改革启动后,牵头制定海洋审批一系列改革方案,实现海洋审批事项“双减半”“好办快办”,推出“海域使用审批一件事”服务,申请材料精简30%以上,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企业群众办事时间大大节省。

“零上门”审批服务

涉海项目企业多数位于沿海郊区,借助“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海洋行政审批“网上办、不见面”的审批模式后,企业只需网上提交申请,无需长距离往返窗口送材料,2018年以来,通过这种便捷的方式完成了400余件海洋许可,有力地保障重大工程的顺利推进。

重大项目保障

2023年,在长江口海域重叠区域管理过渡阶段,他主动对接市重大工程,建立了“提前介入、全程跟踪、高效审批”的工作机制,为罗泾码头改造工程、大芦线东延伸航道工程等多个重点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审批保障。

二、做破题攻坚能手:

啃历史遗留“硬骨头”

长江口海域重叠区域的历史用海处置问题,是摆在上海海洋管理面前的一块“硬骨头”。他积极主动开展重叠区域海域管理研究,参与起草《关于加强本市长江河口海域重叠区域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处置方案。

精准管理与分类处置

对照300余个历史用海项目,建立了“一表一清单”的处置模式,按照审批权、审批状态等进行分类统计,精准掌握处置进度。

专题协调与联席审查

面对历史项目涉及多家利益方的复杂情况,他创新推出“专题协调会+联席审查”机制。在宝钢连片码头等项目中,多次组织用海单位进行现场会商,成功达成协商处置共识。累计审批历史用海232件,涉及海域面积2500余公顷。

三、做制度建设专家:

构建规范管理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深知制度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压舱石”。

完善规范性文件

牵头修订《上海市建设项目海域使用许可管理办法》《上海市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评审工作实施办法》等多项规范性文件。探索制定上海市临时海域使用、无居民海岛开发审批管理办法,填补临时用海、无居民海岛开发等领域的制度空白。

细化操作标准

组织编写《用海手续办理细则》,细化技术评审等8个环节的操作标准,明确了不同用海类型的审查要点,进一步提升审批规范化水平。

四、做团队建设导师:

凝聚奋进合力

作为科室的“领头羊”,他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科室发展的“一号工程”。

个性化培养与实战教学

为每位新同志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科务会轮流主讲”“现场踏勘实战教学”等方式,全面提升团队的业务能力。

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始终将廉政建设作为科室管理的“红线”,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在科务会、专家评审等场合必提廉政要求,形成了“廉洁审批、阳光服务”的良好风气。

科室荣誉

科室近年来成绩显著:成员先后获得“局优秀青年”(2020年)和“一网通办”专项立功竞赛个人二等奖(2024年)等荣誉;科室团队也于2024年荣获治水管海劳动和技能竞赛集体三等奖。

五、做普法宣传使者:

厚植依法用海理念

“依法用海,普法先行。”他将普法宣传作为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抓手,打造了“海洋日+日常审批+党建联建”的普法模式。

送法上门

结合海洋日宣传,带队开展“送法上门”活动,深入用海单位宣讲政策。

线上宣传

通过公众号发布普法宣传内容,近年来组织线上线下培训10余场,用海单位依法用海意识显著提升。

从“审批新手”到“行业骨干”,他以改革创新之势破解发展难题,以制度建设之力夯实管理根基,以高效服务之心践行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为上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审批服务保障。

在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征程中,正是无数这样的“海洋先锋”,在蓝色国土上书写辉煌。向每一位默默耕耘的海洋守护者致敬!

行政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