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学期来啦!为进一步展现徐汇区正高级教师们的专业魅力和教育温度,徐汇区教育工作党委、区教育局携手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正高级教师开讲”专栏!我们将走进老师们的日常课堂、教研现场,翻开他们办公桌上那些“有故事”的小物件,聆听暖心又励志的育人经历,感受他们专业成长中的关键突破,传递他们扎根讲台的热忱与智慧。希望这些真实的讲述,能点亮更多教育者的灵感,共同助力徐汇教育高质量发展。一起期待老师们的精彩分享吧!
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毕业,踏入学校成为心理教师,至今已有二十五个年头。这二十五年,从一线教师到区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负责人,我始终怀揣着两颗心:一颗是对孩子们真挚的爱,另一颗是对专业的谦卑和精进的不懈追求。我深知,想要真正帮到孩子们,光有热情不够,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持续学习,不断攀登。
上海市教育博览会上开展辅导工作
回想成长的关键节点,2016年入选上海市首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吴增强)工作室的经历,如同一盏明灯。吴增强教授提出的“道术兼修”宗旨深深烙印在我心里。那三年多,在吴教授的引领下,和一群充满智慧的小伙伴一起,浸泡在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技能训练、教学实践甚至医院实习中。这段浸润式的学习,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专业自信和胜任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领悟到:真正的成长,是不断在“解惑”与“生惑”之间循环往复的过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对时代变化下的学生心理工作,我永远有新的困惑产生,而这恰恰驱动我持续学习和实践,从“有惑”走向“不惑”,再迎接新的挑战。这种动态的领悟与前行,塑造了今天的我。
课堂教学
我的讲台,不仅在教室。无论是最初的学校课堂,还是后来在社区教育、校外教育的岗位上,核心从未改变:以生为本,用心看见每一个独特的生命。我热爱我的心理课堂,努力探索情境体验式教学,营造温暖、支持的氛围,让孩子们在互动中体验,在思考中成长。我坚信,激发他们探索自我的兴趣,唤醒关爱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正是在为他们的成长赋能。
这份工作的责任,常常在课堂之外。风雨无阻地送教上门,把支持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深夜里接到危机干预的电话,必须立刻清醒,用专业给予支撑;区内学校遇到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响应是我的职责。每一次行动,都是对“助力全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承诺的践行。
工作室研讨
工作室的经历也点燃了我“传灯”的愿望。2018年,我积极推动成立了我们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作为副主持人,能和吴教授一起,把从名师那里汲取的养分和自身的实践经验,传递给区内优秀的年轻心理教师,和大家共同成长为一个更有力量的团队,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和幸福。看到伙伴们的进步,看到区域专业力量的壮大,是另一种深沉的满足。
二十五年耕耘,我始终秉持一个信念:“用生命影响生命。”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天与孩子们、同事们、同行者互动中的真实体验。谦卑地学习,精进地钻研,真诚地关爱,在“道”与“术”的融合中,努力成为孩子们心灵成长道路上的一束微光。这份事业,让我深感生命的厚重与价值。
记者:姚丽敏
图片由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