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健康上海12320 > 文章详情

门前的三棵桑树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转自:健康上海12320 2025-09-24 09:59:15

本栏目将带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聆听50年来中国医疗队在摩洛哥救死扶伤的动人篇章。第二十九期特邀嘉宾是来自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翁超同志作为第174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沙温分队的成员,他的经历是中外友好的生动见证。下面,让我们一同聆听他的讲述,感受跨越山海的无私大爱。

门前的三棵桑树

在我们援摩医疗队沙温分队驻地的窗外,有着三棵著名的桑树,之所以被我称为“著名”,是因为在来摩洛哥之前,我就从多批沙温援摩前辈口中听说了这三棵老桑树。最早的援摩前辈来到这里已有三十年,而桑树存在的年代还要更久远,在听他们诉说援摩经历时,三棵桑树所结的美味桑葚是必提的话题。不过由于我缺乏农村生活的经历,对桑葚了解不多,水果店偶尔买点尝尝鲜,也觉得口味淡淡的,好像没啥特别。所以心里也一直有个疑虑:这里的桑葚为什么被他们一直牵挂?

2017年2月底,我作为沙温第18批中国援摩医疗队的一份子来到这里,进入驻地第一眼看到三棵老桑树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因为早已“久闻其名,如雷贯耳”了,我意识到在它们悠久的岁月里,有三十几年是陪伴着我们中国医疗队一起度过的,它们也是中摩友谊的见证者。虽然现在桑树光秃秃的,但我在心里期待着它们再次生机盎然的那一刻。

经过了初来乍到的困惑和适应期,我们开启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援摩生涯。桑树也在不知不觉中发出了新芽,还记得那天早上,当我来到阳台看到树枝上的那一点点绿色时的小激动,赶紧到屋里拿出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这一抹小小的绿色,也预示着我们摩洛哥新生活的良好开端。

就在看到树枝发芽后的第三天,那天我和队友站在阳台上聊天,他正在和我描述着童年时在崇明爬桑树吃桑葚的趣事,我突然发现就在小小的绿叶生长的同时,桑葚也已经悄悄地露出了身影,队友坦言即便他这样的资深人士也是第一次知道,桑葚和桑叶是几乎同时出现的。

不知不觉中,枯黄的枝头爬满了浅浅的嫩绿。我们也已经开始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摩洛哥保安站在桑树下呼叫中国医生去急诊室或者手术室的场景也成为常态。

每当看到枝头的绿色发生一些变化,我都忍不住拿起相机或者手机去把它记录下来,就像当年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

有时它们也成了我在阳台拍摄天空或者远处风景时构图的一部分。晚餐时分太阳还没下山,月亮就早早地上岗了。

很快,我们来到沙温已经2个月了,三棵老桑树早已郁郁葱葱。远处的景色也已经被茂密的树叶遮挡,我们大家的援摩工作生活也进入了正轨,虽然这段时间大家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但最终在各自的努力和整个团队的帮助下都被克服。

随着气温上升,光照时间也越来越长,小小的桑葚也愈来愈丰满,不一样的成熟度导致桑葚颜色也出现了不同,有绿的、有褐色的、还有深紫色的,树枝也因为果实而垂了下来,沉甸甸的。

直到有一天,成熟的桑葚果子已经抵挡不了地球引力,或被鸟儿惊扰或被风儿吹动纷纷掉落下来。当我第一次拿起那紫色的果子放到嘴里,一口咬下去的时候,那浓郁的甜味伴着桑葚特有的清香,立刻充满了整个口腔的味蕾,而且拿过果子的手指也是黏黏的。我终于真正体会到了,为什么时隔三十年那些援摩前辈们还会念念不忘这里的桑葚,这不仅仅是他们对这段难忘经历的怀念,桑葚的味道也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从那以后,桑葚噼啪噼啪掉下的声音就开始不绝于耳,大家一有空就会拿个盆去收集地上完好的果实。据文献记载:桑葚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在鲜果中,含水分大约为80%,粗蛋白0.3%、糖9%、有机酸约15%,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十多种氨基酸,以及硒、钙、铁、锌、磷、铜等矿物质,并含有果胶、无机盐类等,具有营养丰富、防病治病和延缓衰老等功能。哈哈,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辜负了上天的恩赐。

晚饭后,几个队友相约拿着杆子和床单到桑树下采集成熟的桑葚,一会儿功夫就可以采下满满一床单的桑葚,大家戏称这是“低头族”预防颈椎病的工间操,不仅可以缓解视力疲劳、锻炼身体协调性,还能提高团队配合力。

几天以后,大家就有点犯愁了,桑葚虽好吃,但太多了也来不及吃呀,而且因为这个桑葚甜度很高,时间稍长很快就会烂掉,实在有点可惜,这个时候大家首先想到了——用桑葚酿酒。说干就干,大家很快查询并确立了酿酒方案,成立了专职酿酒小组,第二天就买来了酿酒的容器,借鉴百度上酿葡萄酒的方法开始制作。有人清洗,有人粉碎,很快两个瓶子就装满了,瓶身上还标上了开酿的日期,经过每天两次的搅拌和晃动发酵非常成功,几天后通过瓶口已经能闻到浓浓的发酵酸味了,按照攻略又开始了粗滤,这可是个力气活啊,过滤后的液体被灌到另外的瓶子里,然后就是静静等待酵母菌的进一步变化。

除了酿酒,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利用桑葚呢?那天我突发奇想,是不是还可以把桑葚做成果酱呢?以前我在家里时做过草莓酱,那就按照草莓酱的做法吧!但是在熬果酱时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桑葚太甜了,口味不够丰富,我尝试着加入了柠檬汁,结果加入以后效果相当好,果酱成品甜中带有一点酸味,解腻又可口,伙伴们尝了以后都赞不绝口。

几天后,在做豆沙包时,我又试着做了几个桑葚果酱的包子,结果大家试吃以后又非常喜欢,被一抢而空。

接着,又在包子的基础上开发了桑葚果酱面包,脑洞大开后又有了冰冻桑葚、桑葚冰棍等冷饮。

最后,地上摔烂的桑葚也被找到了“出路”,把它们收集起来和酒糟一起做堆肥,用来为我们新开垦的土质不太好的菜地增加养分。

这3个月来,我们的援摩生活也像桑葚一样越来越成熟了,相信我们也一定会顺顺利利圆满完成我们两年的援摩医疗任务。

更多阅读

美丽的荷赛马,我们的第二故乡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红房子,援摩医疗队的精神邑所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热血凝戈壁,仁心铸方舟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聚散离合总关情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无影灯下的智慧与勇气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睛”彩援摩路,“光”耀塔扎城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当好援摩医生的“幕后英雄”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生命的接力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在摩洛哥当 “生命修复师”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让光明在拉西迪亚生根发芽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蓝色小城的爱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地震中的守护者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中国医生的“执拗”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冰山上来了三位中国医生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跨越山海的希望之光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跨越15年的中摩友谊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在北非火“出圈”的“东方医学”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上海来的好医生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没有国界的手术刀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我的梦想  我的塔扎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医者大爱,在摩洛哥绽放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忘不了的马莱克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援摩医疗之根”塞达特新驻地落成记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跨越时空的医疗援助记忆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寻找援摩的足迹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跨越山海的三十年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最好的礼物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那些忘不了的眼神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投稿提示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