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最近我有失眠的问题,躺在床上,脑子却很活跃,平静不下来,请问有没有解决的方法?”9月22日,在上海市闵行中学举行的闵行区“小小启明星”培育工程“大师开讲啦”科学家科普活动中,一位学生向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院副院长李辉“问起了诊”,引得台下一片笑声。 当天,李辉教授以“人类表型组实证的中医理论逻辑”为题,带来了一场跨学科视角的科普讲座。本次活动为2025年闵行区“全国科普月”的组成部分,由闵行区教育局、上海市科创启明星协会主办,闵行区教育学院、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
中医以“望闻问切”来判断人体健康,在许多人眼中神秘而难以考证其原理的科学性。李辉介绍,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但是又有着系统的运行规律,把握这种生命规律,需要人体呈现的各种大数据的支撑。全面测量人体各方面的表现特征,并分型整理、关联分析的研究,叫作人类表型组学。通过科学测量和精准数据分析,人类表型组学能为中医原理提供实证,还能揭示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打开大健康科学的“新世界”。
一场科普融合现代科学与中华传统文化,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好奇,于是便有了学生“当堂问诊”的一幕。还有学生就“《神农本草经》的内容是否仍适用于现代人”与李辉展开了探讨。
据了解,李辉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人类学,出身于中医世家的他,对中医药文化也颇有研究。他致力于探索用大分子DNA探索人类起源与文明肇始,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遗传基础,用小分子探索草药归经的细胞生化原理等。
“人类学是交叉学科,既有生物学的特征,也有文化学的特征。一个好的人类学家,什么都要想做,没有跨学科视角,就无法站在高层次俯视规律。”李辉鼓励学生多多尝试,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干什么,不妨多尝试。如果努力之后发现这个方向不适合自己,就赶紧换方向,不断地尝试、不断地适应。你曾经吃过的苦、积累的知识不会白费,在新的领域里会带给你新的支撑。”
活动现场,他还向学生发布了研究课题“代谢综合征的日常饮食调理防治”,鼓励学生从日常饮食、家庭健康管理等身边的问题起步,迈入科学研究的大门。
据介绍,闵行区“小小启明星”培育工程是《闵行区高质量推进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行动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上海市科创启明星协会联合闵行区教育局共同发起。“大师开讲啦”是该工程推出的系列活动,邀请上海市科创启明星协会的杰出青年启明星科学家,分享他们的成长历程和奋斗故事,指导学生开展科创课题实践研究,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素养、使命责任的闵行少年,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成长的闵行教育生态。
文字:袁曼舒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