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分
2025年9月23日
农历八月初二
《菊花倒影》
油画 1972年 庞薰琹
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 (庞薰琹美术馆) 藏
《蕉叶水渠》
油画 1973年 庞薰琹
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 (庞薰琹美术馆) 藏
庞薰琹(1906—1985),江苏常熟人,中国最早留学西方的油画家之一。庞薰琹与上海渊源深厚,是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之路的重要开拓者。1930年代回国后,他在上海与好友倪贻德、张弦等人共同发起创立“决澜社”。
“要用狂飙般的激情,撕裂一切桎梏”。“决澜社”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具有完整宣言的西画团体,于1932年至1935年间举办四次画展,他们以激进的现代主义语言,突破传统框架,为中国艺术走向现代提供了关键的思想与实践样本。
“上海现代”展览第三板块“海上新潮”之“庞薰琹与决澜社”专题
在上海美术馆的“上海现代”大展第三板块“海上新潮——从文人墨戏到当代语汇的流动性实验”,展出了决澜社先驱们的珍贵作品,庞薰琹《菊花倒影》、《蕉叶水渠》等代表作首展于沪,呈现出上海现代艺术的精神源起。
本期带大家走进“庞薰琹与决澜社——现代主义的惊蛰”专题,欢迎大家来41米层展厅欣赏原作,近距离感受油彩笔触间的先锋脉动。
庞薰琹与决澜社
——现代主义的惊蛰
在一二·八事变的战火中,留法的庞薰琹与留日的倪贻德商量在上海创立一个画会。作家傅雷写道:“阴霾蔽天﹐烽烟四起﹐仿佛是产生了密克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拉斐尔(Raffaello Santi)﹑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时代。” 中国最早的现代主义艺术团体决澜社的诞生,表达了1930年代中国和上海艺坛一批青年艺术家的躁动与期待。
顾名思义,“决堤狂澜”意味着极其强大的冲力和震撼。英文取名为“Storm Society”,响亮地呼唤风暴到来。由倪贻德撰写的决澜社宣言说:“环绕我们的空气太沉寂了,平凡与庸俗包围了我们的四周。”他们大声呼吁:“让我们起来!用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决澜社于1932年成立,其基本成员有庞薰琹、倪贻德、王济远(第二回决澜社画展后退出)、周多、周真太、段平右、张弦、阳太阳、杨秋人、丘堤(于1933加入)10人。作为第一个有纲领、有宣言的西画团体,决澜社的展览和活动也得到关良、陈澄波、李仲生、梁锡鸿、林风眠、吴大羽、刘海粟等许多艺术家的参与或关注。自1932至1935年,决澜社共举办过四次画展。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留下来很有价值的纪录。
然而在外患内忧日益严重的中国,决澜社成员的艺术追求越来越显得脱离现实,而且他们自己也无力为继。1935年10月,决澜社在上海举行了第四次画展。庞薰琹写道:“最后两天,参观的人很少,又是阴天。决澜社就是在这样冷淡的情况下结束了它的历史。”决澜社的解散不仅使一度热闹非凡的上海艺坛重归于沉寂,也标志着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第一场演出的谢幕。
—— 郑胜天
“上海摩登”联合策展人
“上海现代”策展顾问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总策划
展出作品 (部分)
庞薰琹《玉兰花插瓶》
1974年 油画 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 (庞薰琹美术馆) 藏
丘堤《静物菊花(布娃娃)》
1960年代/1939年 油画 上海美术馆藏
倪贻德《海滨》
1962年 油画 私人收藏
陈澄波《田园》
油画 上海美术馆藏
赵兽《颜》
1930年代 油画 上海美术馆藏
张弦《柳荫河畔》
1935年 油画 刘海粟美术馆藏
王济远《百合花》
1954年 油画 私人收藏
往期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阅览详情↓
上海现代
· 展览时间 ·
2025.8.28 - 10.7
· 展览地点 ·
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41米层
编辑:秦愫瑶 |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世博双城·樱花对「画」白玉兰
——2025青少年国际创意艺术大展
41米层展厅
上海现代
5米层、0米层、B2层展厅
巍巍者华
——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艺术展
0米层15、16展厅
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
上海艺术大展
0米层E空间
《山海经之烛龙秘境》
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 咨询热线 /
400-921-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