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中德绿色产业“相聚”张江 浦江创新论坛擦出新火花,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打造高水平“中德方案”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9-23 10:03:17


昨日,拥有76年历史的全球顶尖研究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走进浦东张江,与国内企业分享其保持创新活力的密码。


2025浦江创新论坛分论坛——中德绿色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上,来自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21名专家学者、100余名长三角地区产业界代表,齐聚长三角国创中心张江总部,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主题,聚焦绿色科技在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与转化,交流新技术新方案,探讨产业应用场景开发与落地实践,推动产业技术需求的精准对接和深度融合,打造国际合作新范式。


在主旨演讲环节,弗劳恩霍夫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马小龙介绍了弗劳恩霍夫协会以基于合同的委托研究为主要业务、通过成果转化将科研付诸实践的“弗劳恩霍夫模式”,并表示弗劳恩霍夫协会正在协同推进生物经济全流程研发与创新。“希望同长三角国创中心体系内的合作伙伴以及本地工业合作伙伴开展有效链接,共同评估有意义、能落地的合作项目。”马小龙表示。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绿色制造、材料科学和能源转型等领域拥有成熟的成果转化体系和广泛的产业合作基础;长三角国创中心则立足区域产业优势,着力推动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自2021年6月在浦东张江揭牌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9月10日,长三角国创中心已经在长三角地区统筹布局建设专业研发载体107家,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技术供给;累计聘用项目经理近600个,支持重大原创性技术项目公司150多个,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与海内外2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600多家长三角区域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深度挖掘和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助力现有产业转型升级。


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副书记王宇表示,“双方在理念、机制和资源上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未来可以围绕关键技术共研共建、共性平台共用共享,加快推进项目合作落地,为中德绿色发展树立可操作、可推广的新样板。”


本次论坛高度重视产学研用的实质联动,不仅搭建技术分享平台,更通过面对面洽谈、深入实地考察调研等系列活动,使双方的互动交流跨越论坛会场,延伸至实验室、创新平台与生产线,推动中德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以及合作落地。


昨日上午,弗劳恩霍夫协会12家研究所代表与长三角国创中心体系内50多家专业研究所、功能型平台、重大项目公司及联创企业开展深入交流对接。


弗劳恩霍夫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国际业务拓展经理、国际项目主管凯·马茨纳来过中国多次,每一次都有“新感受”。他说,“中德双方都在寻找创新路径,合作是关键所在。通过双方的交流,我们都在发掘彼此的新技术,并运用到工业等领域。”


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刘庆表示:“期待双方以此次论坛为起点,进一步依托各自的技术优势与产业资源,加快构建常态化、可持续的中德协同创新机制,共同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高水平、可落地的‘中德方案’。”


据悉,双方借由论坛等多元形式,正加速评估潜在合作项目,进一步拓展中德科技合作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