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肾“顾”肾有妙招,防治康养一体化
——顾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消(糖尿病肾病)专病门诊
中医守“肾”门,止衰于原点
——宝山区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肾衰专病门诊
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面积7.1平方公里,覆盖人口149,367人。中心下设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16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并设立“孟河医派宝山肾病高境基地”。其中,高境六村一居社区卫生服务站获评“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科现有16名专业医师,含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0名。团队承担区卫健委优青培育项目3项、区科委课题2项,全面开展中草药、针灸、拔罐、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
2024年,中心“肾衰病(肾功能不全)专病门诊”成功入选上海市中医药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编号:SQZBZK-24-37)。该门诊遵循“实脾固肾化瘀,补虚祛风”治疗法则,结合中药饮片、针刺、灸法、敷贴等综合疗法,旨在改善患者症状,延缓肾功能衰退,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孟河医派宝山肾病基地”由孟河医派与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创建于2019年,致力于传承孟河医派学术思想,推广中医药在肾病诊疗中的应用。2023年4月,基地正式落户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与中心医师签订师带徒协议,由苏小青副主任医师师从米秀华主任医师,深化肾病诊疗技术传承,中心以孟河医派学术为根基,融合现代诊疗技术,构建肾衰病全程管理模式,为社区患者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助力健康生活质量提升。
肾衰病是一种复杂的中医症候,其发病多源于先天禀赋不足、慢性疾病长期耗损或外感六淫之邪的侵袭。先天不足者,肾精亏乏如树之根弱,难以滋养全身;久病劳损则如滴水穿石,慢性消耗致肾气渐衰;外邪侵袭如同强敌入侵,直接损伤肾络或借他病传变,三者皆可引发肾脏精气亏虚。
此病的核心病机呈现"本虚标实"的交织状态:脾肾两虚为发病之本,脾虚则运化失司,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气血,反酿湿成痰;肾虚则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代谢失司。标实之证则表现为湿浊内停,如晨间眼睑浮肿、舌体胖大有齿痕;瘀血阻滞可见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毒邪蕴结则现口中尿味、皮肤瘙痒。本虚致脏腑失养,标实又反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终致全身机能紊乱,水毒内闭,浊瘀交阻的危重局面。
依托“米秀华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秉持"实脾固肾化淤,补虚祛风"的治法核心,构建“内服外治双轨诊疗体系”。
1.内服方剂:研发“实脾固肾方”(黄芪、地龙等),健脾补肾、活血散结。
2.外治疗法:采用“药透方”(牛膝、丹参等外敷神阙穴),促进毒素排出。
3.茶饮调理:分补肾、固肾、温肾三型,以熟地黄、菟丝子、巴戟天等组方,便于日常调养。
4.阶梯化干预:早期以实脾固肾方联合艾灸固护脾肾,中期配合药透方外敷排浊,稳定期以茶饮方巩固疗效。改善肾衰患者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延缓肾功能衰退进程,形成具有海派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新模式。
辅助疗法:
针灸:取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温补脾肾;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利水消肿。
饮食调养:遵循低盐、低脂、低糖原则,推荐黄芪山药粥、茯苓薏米汤等药膳。
禁忌提示:忌生冷、高蛋白饮食,避免肾毒性药物。
张某,女,70岁,患者2年前发现血肌酐升高至126μmol/L,长期口服肾衰宁片,血肌酐渐升至179μmol/L,伴贫血(Hb 108g/L)、头晕、腰酸乏力、畏寒纳差、夜尿频多。舌淡胖齿痕,苔薄,脉沉细弱。
辨证属脾肾两虚兼湿浊内蕴,予实脾固肾方(黄芪、党参、白术、牛膝、地龙等)加减结合针灸治疗3月后血肌酐降至114μmol/L,Hb稳定110g/L,尿蛋白转阴。治疗立足孟河医派“和法”,以调和脾肾为本,辅以化浊解毒,保肾元护胃气,体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诊疗思路,印证中医药在延缓慢性肾衰进展中的特色优势。
科普知识:
肾衰病的预防与调理
一、饮食管理
低盐低脂低糖: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高脂、高糖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
优质蛋白:选择优质蛋白食物,如蛋、奶、鱼、豆类等,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0.8-1.0克为宜。同时避免高钾、高磷食物,如香蕉、菠菜、坚果等,以减少肾脏排泄负担。
具体食谱:推荐黄芪山药粥(健脾益气)、茯苓薏米汤(利水渗湿)等药膳,既美味又健康。
二、运动与休息
护肾操:每日练习“护肾操”,包括摩腰眼(双手搓热后按摩腰部)、叩齿咽津(叩齿后吞咽唾液)、提肛固肾(收缩肛门肌肉)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10-20次,每日练习2-3次,以增强肾脏功能。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肾脏负担。
三、心理调适
重要性:心理调适对肾衰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应对方法: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焦虑情绪;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以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四、定期监测与随访
监测指标:定期检测血压、血糖、尿常规等指标,以了解病情变化,警惕夜尿增多、泡沫尿等早期信号,及时就医。
随访医生:定期随访肾内科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学术带头人:米秀华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上海市名中医叶景华教授,上海市区域名医,宝山区名中医。所创实脾固肾化瘀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获上海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负责人:苏小青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逸仙一村二居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师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徐艳秋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米秀华主任,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双聘医师,擅长中西汇通诊疗,学习和传承和孟河医派关于治疗肾脏病的理论,开设肾衰病专病门诊,形成了以固肾实脾为核心的肾衰病治疗方案。
米秀华团队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下午(隔周)
苏小青副主任医师专病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门诊地点:上海市宝山区逸仙路1321弄1支弄42号
联系电话:35053256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