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健康上海12320 > 文章详情

美丽的荷赛马,我们的第二故乡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转自:健康上海12320 2025-09-23 08:12:53

本栏目将带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聆听50年来中国医疗队在摩洛哥救死扶伤的动人篇章。第二十八期特邀嘉宾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顾宇彤同志作为第133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荷赛马分队的成员,他的经历是中外友好的生动见证。下面,让我们一同聆听他的讲述,感受跨越山海的无私大爱。

美丽的荷马,我们的第二故乡

摩洛哥馆是上海世博会非洲唯一的自建馆,很奇怪,当我们获悉这一消息,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可能是由于大家在摩洛哥荷马生活工作了将近两年的缘故。

马城最初为西班牙人建造,建筑大多为二三层的小楼,具有西班牙、法国和阿拉伯的风格,依山坡自下而上排列呈阶梯状,俯瞰下去很有层次感。这里有着为数众多的清真寺,具有标志性的是绿边白壁的方塔,远远望去,整个建筑群显得十分和谐美观。

图1:荷马城的建筑依山坡而建

来到荷马,终于看到传说中的地中海。碧蓝的海水清澈见底,纯洁而浪漫;海湾南侧那块伸出海面的礁石,它就是荷马的象征;海滩金光闪闪,柔软而细腻。    

海湾的西面就是荷马的大型广场——“人民广场”了。这么称呼它是因为我们时常想起上海,我们还把广场边两条繁华的大街分别戏称为“南京东路”和“淮海中路”。    

“人民广场”占地约5个足球场大小,北边4个大喷泉和数排小喷泉,会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晚上更是随着彩灯变幻出五光十色;当然,在广场东北角宾馆的阳台上喝咖啡、看大海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图2:美丽的QUEMADO海滩

图3:荷马的外滩

站在气象山上,夕阳下的荷马就像躺在大山大海怀抱里的美人鱼,顺坡的小楼就是它的鳞衣,东面的海湾好似它的香吻,游人如织的“人民广场”是它的眼睛,绿草茵茵的足球场是它的腰带。

夕阳映红了天边的云彩,大海渐渐泛白又慢慢变暗,满载的渔船正在归港;东边的海面升起袅袅雾霭,预示着夜幕即将落下;一切渐归沉寂,只有海鸥还在上下翻飞、引吭高歌;荷马的灯光一盏盏亮起,蓦然回首已是万家灯火,而最亮的就是那美人鱼的“眼”——人民广场。

图4:荷马的夕阳

更多阅读

红房子,援摩医疗队的精神邑所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热血凝戈壁,仁心铸方舟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聚散离合总关情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无影灯下的智慧与勇气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睛”彩援摩路,“光”耀塔扎城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当好援摩医生的“幕后英雄”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生命的接力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在摩洛哥当 “生命修复师”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蓝色小城的爱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冰山上来了三位中国医生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跨越山海的希望之光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跨越15年的中摩友谊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在北非火“出圈”的“东方医学”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上海来的好医生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没有国界的手术刀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我的梦想  我的塔扎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医者大爱,在摩洛哥绽放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忘不了的马莱克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援摩医疗之根”塞达特新驻地落成记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跨越时空的医疗援助记忆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寻找援摩的足迹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跨越山海的三十年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最好的礼物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那些忘不了的眼神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50年医术仁心连山海丨《上海医生在摩洛哥(1975-2025)》新书首发

投稿提示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