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桂香遇药香,秋分赴一场心灵的艺术之约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9-22 20:03:32


当金风送爽,桂子飘香,世人迎来了昼夜均、寒暑平的秋分时节。你知道秋分的文化内涵吗?如何在秋分时段调理身心?如何用秋分元素妆点生活?在 9 月 23 日秋分节气到来之际,一场 “秋分・药香:中药药材艺术创作” 活动在浦东图书馆举行,邀请读者感受中药之美、传承非遗技艺,共赴一场药香满溢的艺术疗愈。



书香正杂念,药香识秋分。本次活动是 “节气 + 生态艺术创作” 系列活动之一,此系列由浦东图书馆携手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严文华团队及上海市心理学会精神分析工作委员会联手打造,为市民读者开启一场场与自然深度连接的奇妙心灵旅程。



散寒止痛的艾草、燥湿健脾的苍术、清热解毒的金银花、醒神益智的石菖蒲…… 活动中,读者的桌上摆满了各味中药材,让大家忍不住伸手抓过几片,在鼻尖细嗅。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刘艳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嘉新泳主持这场活动,她们品读各类古籍,分享中医药的历史和文化、各类药材的名称和功效。据介绍,秋分时节,天地间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恰是采收、泡制中药材的黄金时期,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药香,既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印记。



闻着药香,读者经过正念冥想之后,又将面前这些用于调理身体的药材,在专业指导下创作一幅中药画。一轮明月、一棵大树、一段记忆…… 读者们开动想象力,用药材创作或生动有趣、或意蕴深远的画面,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参与活动的读者中,有几名华师大的留学生,他们的作品备受关注。来自泰国的女生程芝兰,用药材制作了一个笑脸,她将其命名为《草本微笑》。程芝兰笑着说,她喜欢中国文化,这场活动让她 “变得很开心”,并反问在场其他人,看着她的画,“你们开心吗?”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笑了。还有的读者通过绘画,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最后,全场读者完成的 20 几幅画,张贴为一面图画墙,大家在墙前拍照留念。



本次活动也是该系列继清明、立夏、夏至、小暑后的第五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上海大美育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节气 + 生态艺术疗愈” 系列活动秉持 “自然即良药,艺术为桥梁” 的核心理念,展现出显著的社会效益。每次活动招募,名额都被秒抢。众多参与者反馈,在活动中不仅舒缓了身心压力,更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还有不少参与者深受触动,主动成为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活动组织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循环。



未来,系列活动将围绕各重要节气持续举办。另据透露,项目组计划明年春季在浦东图书馆举办生态艺术疗愈作品展,从心理学视角展示系列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展现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互动的魅力。浦东图书馆也将推出更多精彩活动,让更多人感受生态艺术疗愈的力量,打造市民心灵栖息的文化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