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同济大学科技中学官宣:2026年招生!

转自:第一教育 2025-09-22 17:30:50

9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也是在欧美之外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所址协定》和《运行协定》

今天(9月22日)上午,同济大学科技中学(以下简称“同济科中”)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学校全面对接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实施大中衔接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计划,于2026年正式招生

同济大学科技中学校长朱臻受邀参加成立仪式

据学校微信公众号消息,同济科中将通过初高衔接、大中贯通的STEM课程设置,融合化、模块化、小班化的授课形式,讨论式、项目化的学习方式,面向未来的校园设计,为学生搭建探索科技高峰的成长阶梯,打造一所面向国际、以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为特色的未来学校。

同济科中作为首批以STEM教育为主的试点学校,从策划到落地与教科文组织STEM教育研究所密不可分。

2024年3月,教育部复函同济大学,支持同济大学与上海市教委合作共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公办高中“同济大学科技中学”,并希望同济大学科技中学要聚焦STEM教育特色,承担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地上海后的教育实验和研究任务。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当前,同济科中在课程和培养体系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与实践,在同济大学十余个学院的80多位教授,以及20余位中学专家的共同推动下,已经在STEM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以及中学STEM教育的课程融合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为2026年正式招生,探索STEM教育的中国方案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据校方介绍,学校将基于“个性化、融合式、进阶型”的课程设置理念,在不额外增加学时和学习负担基础上,通过国家课程重构、真实科学与工程案例融合、大学先修课程有机导入等方式,充分借助人工智能的工具作用,打造STEM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丰富性、高选择性与跨学科互通性,让常规教学、自主学习、拓展课程、大中贯通有效衔接,着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认知水平、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能力、好奇心与终身学习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伦理意识。

信息来源:同济大学科技中学官微、微言教育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