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正高级教师开讲|董恒甫高级中学杨德红:二十六载“化学反应”,不变的是靠近学生的心

转自:徐汇通 2025-09-22 11:10:31

编者按:新学期来啦!为进一步展现徐汇区正高级教师们的专业魅力和教育温度,徐汇区教育工作党委、区教育局携手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正高级教师开讲”专栏!我们将走进老师们的日常课堂、教研现场,翻开他们办公桌上那些“有故事”的小物件,聆听暖心又励志的育人经历,感受他们专业成长中的关键突破,传递他们扎根讲台的热忱与智慧。希望这些真实的讲述,能点亮更多教育者的灵感,共同助力徐汇教育高质量发展。一起期待老师们的精彩分享吧!

上海市徐汇区董恒甫高级中学杨德红:

二十六载“化学反应”,不变的是靠近学生的心

站在讲台上的第26个年头,粉笔灰早已悄悄染白了鬓角,但每次翻开化学课本,指尖触到那些熟悉的方程式时,心里仍会泛起初为人师的热乎劲儿。从班主任到教导主任,从普通教室到教研讲台,兜兜转转这些年,最放不下的还是课堂里孩子们发亮的眼睛和那些在反复琢磨中逐渐清晰的教学念想。

工作中

我打心底里热爱班主任工作,那是离孩子们心最近的地方。当年因为工作需要被调离班主任岗位,去担任校区副主任,那份不舍和纠结,至今想起来心里还沉甸甸的。在我们这样的普通高中,我深知教育不是万能的魔法棒,但缺了它,孩子们的未来就少了一束光。所以我给自己定下目标:要做个有思想的引路人,用我的学科专业站稳讲台,更要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榜样。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尽力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喜忧,小心翼翼地呵护那份纯粹的师生情谊。这份情,是我教育路上最珍贵的滋养。

和学生在一起

化学课堂,是我耕耘了二十多年的主阵地。我始终相信,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点燃思维、培育素养的沃土。怎么做到?我的秘诀就是“教中思、思中教;教中变、变中教;教中乐、乐中教”。我坚持“博观约取”——广泛学习吸纳,再提炼精华用于教学;更强调“反思进取”——每节课后,我都会反复琢磨:问题的设计有没有真正戳中学生的“思维障碍点”?习题是否精炼有效?板书能不能清晰呈现知识的脉络?我探索“问题链”教学,像搭阶梯一样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在复习课中,我琢磨出“目录式”教学,帮孩子们用一张“知识地图”把零散的点串成网。目的只有一个:让化学课“活”起来,成为知识和素养共同生长的源泉。为了验证和提升这些想法,我不断总结反思,也发表过近三十篇教学文章,其中五篇有幸登上了全国核心期刊《化学教学》,还参与编写了几本化学书籍。这些文字,都是我教学思考的印记。

参与教研活动

人民教育家于漪的话一直刻在我心里:“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这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和不懈探索。我深知,教学的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未来,我依然会坚持做一个有思想的学习者,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用更扎实的学识和更深厚的情怀,去托起更多孩子充满希望的明天。

记者:姚丽敏

图片由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